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背後的三期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09:56:40  


劃設“防空識別區”只是一個開始,它將是中國推進接下來的中長期戰略的一塊重要的基石。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訊/“中國‘突然’劃定‘防空識別區’,以及後續博弈中所表現出的異常堅決的態度,這背後所反映的,絕不僅僅是中國的短期訴求,它應當還凝聚著中國政府更長期的戰略籌劃,這裡面應當包括了短期博弈、中期謀劃和遠期構想三大部分。”學者雷希穎今天撰文《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背後的三期戰略》如是分析。詳論如下:

  自中國國防部於11月23日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以來,中日美三國的博弈呈現出了愈演愈烈的趨勢:先是中國的運-8和圖-154偵察機進入識別區內進行首輪巡邏,隨後美國的兩架B-52轟炸機和日本的P-3C巡邏機也先後進入相關區域巡航。28日,中國派出了包括空警-2000預警機、蘇-30戰鬥機和殲-11在內的主戰機群進入識別區,以此作為對美日挑釁的應對。但數日後,日美飛機也毫不示弱地以集群“入侵”作為回應……
 
  除此之外,從中國國防部“請日本先撤識別區,中國44年後會考慮”的回應來看,中國堅決保衛其空防安全的態度異常鮮明。這是否意味著“識別區之爭”就將長期地僵持在中日美“你來我往”的低烈性、耗損性的過招裡了?在筆者看來,中國“突然”劃定“防空識別區”,以及後續博弈中所表現出的異常堅決的態度,這背後所反映的,絕不僅僅是中國的短期訴求,它應當還凝聚著中國政府更長期的戰略籌劃,這裡面應當包括了短期博弈、中期謀劃和遠期構想三大部分。
 
短期博弈
 
  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立後,中國方面始終否認它是對特定國家和目標的有意針對。但從現實層面來看,日本毫無疑問的將是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最主要的“預防對象”和“衝突方”——畢竟,中日各自設定的“防空識別區”存在著大面積重叠,而且中日衝突的關鍵點“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也“恰好”被囊括在重叠的識別區內,這就使得當前的衝突無法避免地被聚焦到中日博弈上。不過,這種情況或許正是中國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