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偉達: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10:21:13  


 
  既然中國的舉動並無侵害破壞他國主權完整之處,而若干國家的反應依然過激,這似乎就更接近了《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中所描述的情況:即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和好處忽然出現了變化,受到了挑戰,於是一時間難以適應,焦躁莫名。
 
  是什麼既得利益和好處呢?最明顯但過往卻被世人習已為常的是:暫且撇開釣魚島,東海油氣田和蘇岩礁等爭議區域不論,據統計外國軍機每年都有近千次抵近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對中國大陸進行窺探偵察,致使中國重要的東南沿海地區,長期處於被外力威脅與訛詐的狀態。
 
  對比之下,俄羅斯的遠程轟炸機偶爾一次沿美國東海岸巡航,美國社會和輿論都是一片嘩然,美國空軍對俄國飛機必定進行全程跟蹤監視。而中國的領海領空長期被他人窺視挑釁,似乎卻成了某些國家樂享其成的習慣。中國過去的海洋意識落後,海空力量不足,也等於是放縱某些國家養成了在海洋和天空為所欲為的壞習慣。
 
  中國方面如今痛定思痛,毅然開始對自己的周邊海域和空域,實行制度性的監督管理,收回本來就屬於中國的“奶酪”(更準確的提問本應該是:誰動了中國的奶酪?)。這反而令過去習慣於貪食“中國奶酪”的某些國家難以接受和適應了。
 
  正如《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所深刻揭示的那樣:世界總是不斷在發生變化。拿破侖早就預示過東方巨龍中國不會永遠昏睡不醒。原先習慣於占中國便宜,損害中國利益的某些國家,就不必再對本來就不屬於他們的“奶酪”耿耿於懷了。中國有句老話雲:凡要出來混,都總是要還的。
 
  有關國家須順應和尊重中國崛起的正當權益,為了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發展的新秩序而協商合作。否則,如果像兩個小矮人那樣執迷不悟,拒絕改變,那就將永遠失去時代的“奶酪”了。
 
  作者是在美國的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咨詢專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