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別低估利率市場化的衝擊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09:45:25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訊/今年6月,貨幣市場利率急劇飈升,大家似乎把其原因都歸結為當時財政存款的集中交付、外匯占款的負增長、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加強等。12月,貨幣市場利率再次快速攀升,儘管央行採用SLO投放流動性,但市場似乎沒有對此給予“足夠重視”。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文章表示,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速和物價都表現的相對平穩,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出現不斷攀升,這種與基本面完全相悖的走勢,說明按照原有的理論分析框架去解釋當前的流動性緊張,可能已經失效。需要探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流動性緊張?

  流動性緊張之源

  文章認為,造成流動性緊張的根本原因是利率市場化加快。由於我們習慣性地把利率市場化理解為央行的存貸款利率放開管制,所以用它去解釋流動性緊張很容易就誤解為是“瞎子摸象”只是流動性緊張產生的一方面原因。其實利率市場化並不是所謂的存貸款利率管制放開,而是資金價格的形成機制市朝。要實現資金價格形成機制市朝,就需要做到:其一,放開利率管制,即我們所認為的存貸款利率放開管制;其二,任何有資質的企業可以自由進入金融業,沒有牌照管制門檻,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常2013年正是加快了後者的推進力度,才導致了流動性緊張的演繹。

  2013年年中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年末又重啟同業存單業務,從中不難看出,放開管制只是漸進式的推進,而且對銀行系統衝擊最大的存款利率,目前依然處於管制狀態。一直以來由於對金融牌照的管制,導致獲取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因此放開貸款利率限制並不會對銀行經營產生影響。

  2013年下半年國家開始啟動金融改革,加快推進有資質的企業可以進入金融業,從事銀行業務或者類信貸業務,他們對金融市場的衝擊相當於存款利率管制放鬆,這才是推動今年以來利率中樞上移的主要原因。

  在2011年中小企業面臨困境的時候,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便提上日程。由於大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有其天然排斥,國家便開始鼓勵小額信貸公司發展。在政策扶持之下,這兩年多來得到迅猛發展。2011年9月,全國小額貸款公司的總數為3791家,涉及貸款餘額為3358億元,到2013年9月,全國小額貸款公司的總數達到7398家,涉及貸款餘額為7534億元。在高回報率的驅動下,很多民間資本繞道銀行直接進入中小微企業信貸市場,這進一步加劇了銀行獲取存款的難度。

  由於監管部門對銀行核心指標的考核是時點考核,在獲取儲蓄難度加大的情況下,一些銀行只好在考核前不惜高價攬存,從而導致流動性緊張局面。因此,流動性緊張局面的出現是利率市場化和監管當局對銀行核心指標考核時點化“共振”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