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悄悄變化的官場

http://www.CRNTT.com   2013-12-31 10:40:40  


 
  先是2012年年底,無錫新區鴻山街道80餘名幹部飛到廈門開一個黨工委務虛會,前後歷時4天,花費38萬餘元。此事先被媒體於2013年1月初予以曝光,後又遭到中央紀委的點名通報,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因此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參會人員則自掏腰包、全額承擔外出費用。接著,2013年7月,無錫新區的多個街道的黨政辦主任十餘人在某會所集體聚餐,結果,飯吃到一半,就被人舉報。吃飯的官員不僅自掏腰包埋單,還要做檢討。

  “當時人心惶惶。”周濤回憶說。巧合的是,他恰好認識兩起事件中的相關官員,能感受到那段時間好多官員“心理負擔特別大”。這使他突然萌發一種不安全感:“你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會因為什麼事而被群眾舉報了。”

  實際上,他真的差點就“攤上事”。前不久,有社區群眾來到街道辦找領導“上訪”,領導恰好不在,群眾代表就衝進周濤的辦公室“討說法”。周濤只好丟下手頭上的工作,給對方端茶倒水、“賠笑臉”,任憑對方跺腳、謾罵。“這個時候一定要冷靜,不能急躁,不能情緒衝動,說出什麼過激的話來。”周濤對《南風窗》記者說,近幾年,官員因為說出“雷人”的官話而丟官、受處分的事情層出不窮。“現在的老百姓都知道偷拍、錄音,一旦有什麼話被人家抓住把柄,就完了。”

  在與同僚的私底下交流中,周濤不止一次地聽到有領導幹部感嘆或者調侃說:“現在官越來越不好當了”,“以前老百姓常說是‘民不聊生’,現在顛倒過來了,是‘官不聊生’”。

  官員群體的危機感和壓力感,既有中央層面“嚴管幹部”思維下各種約束措施接連出台後的政策叠加後的結果,也有在新媒體環境下民眾對官員的自發監督意識和手段能力增強的結果。而對於習慣了過往特權的他們,似乎對這一新的變化,在心理上還難以適應。

隱性收入縮水

  自中央“八項規定”出台以來,公務員群體受到了越來越嚴格的約束。以中紀委為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台一系列禁令。在反腐與肅風兩把“大棒”的夾擊之下,那些原屬於官員群體所獨享的灰色利益空間也被極大壓縮。

  對於基層權力群體而言,最明顯的變化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辦公用房明顯“縮水”,二是自身福利待遇銳減。國內多個地區的基層公務員均對《南風窗》記者表示,2013年以來,各地不僅停止新建樓堂館所,還對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嚴格按照級別,對各級領導及普通公務人員的現有辦公用房進行清理、調整。

  按照現有標準,縣級正職辦公室面積不得超過20平方米,科級幹部每人使用面積不得超過9平方米,而科級以下每人使用面積6平方米。但現實中,多數官員的辦公用房嚴重超標。為了“達標”,不少領導都紛紛騰出了以前的套房、豪華大房間,換進了符合標準的“小房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