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鋒:年輕官員的權力市場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13-11-08 12:11:09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訊/年輕的官員是政府的未來,是公共服務的未來,也是“權為民所用”的未來?令人擔憂的是,從他們言談舉止中流露出的狀態,僅僅表明了他們在權力市場中謀求最大利益份額的強烈願望,而沒有表現出與政治宣傳相呼應的“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的基本責任感。不知道,將來把更重要的權力交給他們來使用,能不能給政府、公共服務、周圍的居民帶來令人向往的未來?搜弧網今載劉鋒的文章《年輕官員的權力市場意識》如是說。詳細內容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偶遇鄉情偶清談。最近,在京參加了兩次老鄉聚會,遇到一些年輕朋友,其中有不少是官員,有的在政府,有的在國企,有的在事業單位,年齡大都在30歲上下,很活躍,話很多,現場表現欲很強烈,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一些官場生態,以及他們向權力階梯上層攀爬的願望與想法。不可否認,在聚會中,這些年輕官員才是聚會的主角,其他人則成了配角。

  雖然,這些年輕官員年齡不大,但說起官話來,一點也不含糊。他們步入官場都有一定的年頭了,年齡稍長的人甚至在官場已經摸爬滾打十多年了,升到了副處級的崗位。在他們的眼中,副處級代表著權力市場的紅線,碰到紅線則為領導者,碰不到則為被領導者。聚會中,這些年輕的官員在話語間自然而然地透出一些官氣,官話侃侃而來。比如,喊對方名字時,不直接叫對方姓名,而呼之以對方級別“王處”(王處長)、“趙鎮”(趙鎮長)、“孫總”(孫總經理)等;在吃飯時,會點菜的人,被說成“會辦事、還能升”;學習了一些文件的人,被說成“能領會上級的精神,肯定能受到領導的重視,前途無量”;對某個熱點問題有一知半解的人,被說成“有獨到的研究,研究得很深”。可以看出,權力、級別、誇大、吹捧,在他們的官話中成為關鍵詞。

  經過多年的打拼,這些年輕的官員基本都有了房子、車子、孩子,物質生活比較穩定,精神需求上升為主要追求。從他們的話語中不難看出,權力、級別成為其精神需求的核心。因為都是從外省來京奮鬥,沒有家庭背景的顯著支持,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向權力上層攀爬實在不容易,所以,結交老鄉圈子成為他們拓展人際關係,繼而謀求發展的一種手段。同為老鄉,但權力的“含金量”不同。那些有了一定級別的官員最受追捧,和他講話的人多,要他聯繫方式的人多,端著酒走到他身邊點頭哈腰、敬他酒的人多,聚精會神聽他講話的人也多。當然,他講話受關注的程度也高,他講話的底氣和自信也足,他的官氣透露出來的程度也更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