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八駿:衡量香港普選的準則

http://www.CRNTT.com   2014-01-02 09:15:24  


  中評社香港1月2日訊/香港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撰文《衡量香港普選的準則》,文章說,特區政府必須在基本政治立場和重大政治原則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任何試圖挑戰中央“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決心和意志的言行,必定適得其反。
  
  迄今,關於普選行政長官的種種方案都圍繞一個核心問題:是否或如何讓反對派代表人物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參與競逐行政長官?

  學民思潮鼓吹以公民提名來取代提名委員會,是最極端的主張,完全視《基本法》為無物,其動機和目的不僅是確保反對派人士能參與,而且有很大機會當選。

  “守尾門”構想似乎尊重中央實質委任權,卻也是為了讓反對派人士有機會角逐行政長官普選,而且,隱含了一個可能性即反對派人士一旦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就有可能當選。

  在以上兩種方案之間,有林林總總的設計,諸如“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和提名委員會提名三軌制”、“公民提名和提名委員會提名兩軌制”以及通過大幅改組現行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來建立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等等,同樣都是為了讓反對派人士有機會參選並當選。

  普選模式須利全面回歸

  另一邊,愛國愛港陣營也提出若干設想,旨在確保行政長官當選人為中央所接受而任命。兩種對立的立場和觀點,孰對孰錯?這是一個必須回答的原則問題,否則,無法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實現普選奠定思想基礎。有以“馬房論”來批判反對派,認為:如果普選行政長官模式必須確保某一政治派別有人參選,則對其他政治派別不公平。我相信,這一觀點的出發點是好的,針對反對派形形色色方案或設想均十分明顯地為確保反對派人士“入閘”爭奪行政長官寶座。問題是,如果行政長官普選模式不能確保愛國愛港人士當選,則“守尾門”豈不成了唯一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