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台美關係回顧

http://www.CRNTT.com   2014-01-02 09:15:09  


資料圖:2013年年初,馬英九會見穆考斯基時稱,兩岸關系發展與台美關系發展互不衝突,且其實是相輔相成。
  中評社北京1月2日訊/2013年,在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發展較為順遂的背景下,馬英九當局繼續秉持“低調、零意外”的原則,堅持“雙重提升”戰略,台美關係發展也較為平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都取得了較為重大的進展。

一、政治互信穩步提升

  馬英九“過境”美國獲得了較高的待遇。2013年8月,馬英九展開任內的第八次出訪行程,“過境”美國期間受到了其任內最高規格的接待。美國不僅首次允許其在東海岸落地,而且允許其走出賓館,參觀其母校紐約大學和華人社區。此外,還與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眾議院資深議員恩格爾等美國官員會面或通話。

  美台高層官員和國會議員互動頻繁。4月,馬英九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民主、發展暨法治中心舉行視頻會議,發表了題為“領航前進”的演說,向美國各界闡述其內外政策。美國前國務卿賴斯擔任主持人,馬的發言被列入美國國會正式紀錄。在美國官員訪台方面,年內,美國副貿易代表馬倫提斯、主管APEC事務的國務院官員王曉岷、“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等行政官員曾先後訪台。此外,計有9批次美國參眾兩院議員訪問台灣,其中包括兩院外委會主席孟南德茲和羅伊斯。12月,曾一度傳出美國環保署長麥卡錫訪台,創下10餘年來部長級官員訪台的先例,但因消息提前曝光而告吹。在台灣官員訪美方面,1月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立委”賴士葆、謝國梁、陳唐山、李應元等人參加了奧巴馬第二任就職典禮。7月,林鬱方還率領“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立委團”赴美,與美國務院、國防部和國會議員互動。

  美國國會還提出了多項涉台議案。根據筆者統計,2013年美國參眾兩院共提出近10項直接以台灣為主要議程對象的議案,內容涉及“恢復台美外交關係”、“向台灣出售武器”“全面強化台美實質關係”等等。多數提案都在小組委員會中便夭折,沒有機會成為兩院表決的對象,但“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的議案成功闖關,最後經奧巴馬簽署成為了美國的法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