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訪桑德爾:人類可以扮演上帝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9:40:55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訊/12月11日早8點-9點,中國北京四季酒店,騰訊文化高級編輯楊子雲專訪了風靡全球的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有人相信人類自身可以通過基因工程達到完美,通過科學和生物科技來改變自然,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我認為這是對於完美這一概念的膚淺理解,而且我不認為這些標準值得被視為目標。”以下是全文實錄:

什麼是完美? 

  騰訊文化 專訪哈佛教授邁克爾·桑德爾

  桑德爾:我不反對追求道德完美,而是反對“科技可以製造完美”的膚淺觀念

  子雲: 昨天(指12月10日-編者注)下午探討到什麼是“完美”,你認為“完美”是提升人的靈魂,升華人的性格,向最好瞄准,朝著最好進化。這不是基因技術能抵達的,只有通過道德教育才能讓人類的能力全面釋放。我認為您對於“完美”的定義,更接近中文裡的詞“優越”或者說“優秀”。我的問題是,道德是人為制定的,在不同的文明中,“道德”的內涵差別很大,那麼,人類有可能借助不同的“道德”教育抵達您概念中的“完美”嗎?

  邁克爾·桑德爾: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有人相信人類自身可以通過基因工程達到完美,通過科學和生物科技來改變自然,我認為這是錯誤的。一旦我們意識到,僅需要科技就可以達到完美,有些人就會認為我們可以利用生物科技使我們的孩子變得更高,更聰明,更有藝術天賦。我認為這是對於完美這一概念的膚淺理解,而且我不認為這些標準值得被視為目標。

  我支持使用生物科技實現醫療目的,治病救人。但我不支持利用生物科技去實現非醫療目的,去追求完美,任何生物科技都不能帶給我們完美。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追求完美實為追求對於人類全部潛能的實現,追求對於性情和品德的不懈耕耘,做好人,提升靈魂。

  我並不是說,我們可以真正達到這一對於完美的理解。但我認為,嘗試達到完美的唯一方式,應該是對於品德的教育和培養。這一過程始於家庭,在學校中繼續,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家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到了學校,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只是教授有關科學、歷史和文學的知識,學校還應延續對於道德品質和公德的塑造。相比起追求完美,我更願意稱這一過程為道德培養,在我們生活的更為廣闊的社會中,道德培養一直繼續。

  誠然,不同文明、不同社會對於美德、對於何為美好完整的人生、對於何為實現潛能均有不同的定義。這種情況不可避免,但也許更令人向往,即並不存在一個被所有文化墨守的單一完美的觀念。

  我的主要觀點是,當我們追求完美時,我們應追求一種道德上的卓越,而不是利用科技進行修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