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第一貿易大國”頭銜真那麼重要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1-25 09:31:29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訊/中國又一項指標成為世界第一了。據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25.83萬億元折合4.16萬億美元,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

  中華工商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雖然美國全年外貿數據尚未公布,但依據2013年前10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已經超過美國1920億美元,且11月份美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速度不到1%的實際,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格局已基本確定。這也意味著,雄霸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美國,終於將頭把交椅移交給了中國。

  文章稱,按理,對外貿易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作為中國人,應當感到高興和自豪。但是,冷靜想想,對當今中國來說,有沒有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頭銜,真的不重要。相反,從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尚背不動這一頭銜之名,承受不了這一頭銜之負。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目前,歐美發達國家仍處於比較低迷的狀態,中國的對外貿易且沒有明顯改觀的跡象。比較有看頭的,主要是對港貿易。這就不能不讓人聯想到去年年初中國有關方面對貿易數據造假問題的調查,以及確實存在的數據造假問題。如果在去年的貿易數據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數據造假問題。那麼,這個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頭銜,就更是不堪重負了。

  文章分析,就算數據不存在仍然造假的現象,貿易的“含金量”也是一個問題。要知道,中國的貿易出口產品,更多的仍然局限於低端製造與加工,也就是整個產品研發和製造過程中“含金量”最低端的部位,或者說最低端的產品。這些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從貿易量上來看,不存在任何問題,也能夠帶動貿易數據的不斷攀升。但是,從“價值量”和“含金量”來看,卻是很難令人滿意的。那麼,所謂的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更多的還是建立在廉價勞動力、資源的過度消耗、環境破壞等基礎之上,對整個中國經濟質態的提升、結構的改善、增長方式的轉變等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不僅如此,服務貿易仍然是整個對外貿易的一塊“短板”。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額為4.16萬億美元,而服務貿易預計只有5000多億美元,占貨物貿易的比重在12%左右。即便如此,服務貿易也主要集中於旅遊和運輸等傳統服務業,且占比高達整個服務貿易的50%以上。這樣的貿易結構,對提升中國對外貿易的檔次和水平、質量和效益是相當不利的。而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傳統服務貿易正在受到新興服務貿易的強烈衝擊和影響。如何提高服務貿易占全部貿易的比重,特別是如何發展新興服務貿易,對中國來說,是巨大的考驗。

  與此同時,還必須關注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尤其是針對中國的各種貿易保護,更是達到了歷史最激烈的階段。而對中國的各種貿易保護,已不僅僅局限於傳統貿易、傳統產品以及低端製造和加工,更是轉向了新興產業、高端製造等方面。如對光伏、風電等實施“雙反”調查,以及華為等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進軍歐美發達國家屢屢遭到阻擊和限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