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四項措施延緩潛在增長率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14-02-02 09:57:45  


 
  把投資引向實體經濟

  文章分析,中國目前的儲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也將維持高位。但中國的問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的收益率越來越低,虛擬經濟的收益率相對越來越高,其結果,大量資金流入虛擬經濟,實體經濟資金不足。

  資金之所以流向虛擬經濟而非實體經濟,原因之一就在於實體經濟中沒有好的投資機會,原因之二是金融體系改革不到位,資金無法流到真正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部門。所以政府就要從這兩個方面下工夫。

  1、為企業提供好的投資機會。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1)利用市場機制進行大規模環境治理和生態開發。合理設計環境治理和生態開發機制,使其能夠給私人投資者帶來高的回報率,吸引民間資本來治理。關於這個機制的初步思考,請參考下一節“自然資源:通過生態開發增加可用土地面積”部分。

  (2)通過改革提高投資收益率。通過政府職能轉化、稅費改革等切實減少企業的負擔,提高實體經濟投資的收益率。

  (3)通過鼓勵科技創新提高投資收益率。科技進步會提高企業投資的收益率,進而刺激投資。

  2、改革金融體制,促進資金向實體經濟融通。中國中小企業嚴重缺乏資金,以致必須依靠高利貸。利率市場化、放鬆對民間金融的管制、發展中小銀行等等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通過生態開發增加可用土地面積

  文章稱,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自然資源尤其是土地總量一般而言被認為是固定的,所以在討論潛在增長率問題時,人們往往不提及自然資源。但可用土地資源卻不一樣。中國擁有大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這些都是不可用資源,如果通過治理沙漠增加中國的可用土地面積,也可提高中國的潛在增長率。

  那麼,如何治理沙漠?資金來源在哪裡?誰來治理?治理好的沙漠歸誰?這就要精心設計。原則是,吸引民間資金治理沙漠,由民間治理而不是由政府主導治理。而要吸引民間資本治理沙漠,就得給其足夠的激勵,可以考慮用治理好的原沙漠土地的所有權來吸引民間投資,也就是說,哪一片沙漠誰治理好所有權就歸誰,如果這種刺激措施還不夠,可以再增加一些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隨著沙漠的治理,中國的可用土地面積就不斷增加,潛在增長率就能提高。

  這一政策的前提之一是沙漠能治理好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這一點應該沒有問題,因為以色列的沙漠農業已經非常成功。

  這一政策的前提之二是民間資本對治理沙漠有興趣。這就要進行精心設計,確保治理沙漠的收益率,並保證投資者的產權。

  這一政策的前提之三是中國遲早需要進行沙漠治理,現在不治理未來也需要治理。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不治理?

  這一政策的前提之四是中國民間具有充足的資金。這個也不成問題。中國民間現在有充足的資金,但在實體經濟中卻沒有好的投資機會,結果都湧向虛擬經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地產市場出現價格泡沫。

  如果中國能夠出台這樣的政策,就能為企業提供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既解決中國潛在增長率下降的問題,同時也有助於解決中國目前面臨的實體經濟需求不足和資產價格泡沫的問題,可以說既解決長期經濟問題,又解決短期經濟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