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歷史探究:茅盾在“反右”運動中

http://www.CRNTT.com   2014-02-09 10:43:11  


 
  茅盾在“反右”運動還有一大敗筆,就是針對年輕作家劉紹棠的批判。在《劉紹棠的經歷給我們的教育意義》中,茅盾直言不諱地說:“劉紹棠的思想根源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他在黨的培養下,得到了初步的成就;然而他就驕傲自滿起來,個人主義越來越滋長,終於發展為反黨,墮落為右派。”茅盾還將劉紹棠與丁玲、陳企霞、馮雪峰聯系起來,說他們都是“不肯接受黨組織和同志們的批評和忠告”。之後,他批評劉紹棠把《講話》理解為“綱領性的部分和策略性的部分”,“沒有提到立場問題和思想改造問題”,是“十分荒謬的”。他還批評劉紹棠的“獨立思考是反黨的,反馬列主義的,正是和資產階級右派的從反黨、反人民、反馬列主義的資產階級立場所作的自稱的‘獨立思考’是一樣的”。在劉紹棠已經“檢討”的情況下,茅盾於1957年10月11日批判劉紹棠的大會上,又做了題名為《我們要把劉紹棠當作一面鏡子》的講話。講話中,茅盾以一副老前輩、老資格的姿態,訓斥道:“劉紹棠一方面無知得很,一方面狂妄得很。這種不老實、不踏實的作風,都不是一個青年作者所應有的。一個青年犯了這種毛病,一定要毀滅自己!”

  面對茅盾在“反右”中的“過激反應”, 《茅盾人格》中有這樣的文字:“而今評價茅盾當時的政治品格,我們固然可以譴責他明哲保身的私心,但要作更為本質更為宏觀的歷史評價,我們只能歸咎於極左思潮和執政權力在這特定時代的畸形結合。歷史似乎和這一代精英開了一個大玩笑!其後果卻十分慘重:不論毛澤東、周揚,還是郭沫若、茅盾,這一代精英的政治品質,都被特定時代程度不同、形態各異地扭曲了!這個歷史悲劇,只有一個貢獻——給後人留下了避免重蹈覆轍的一面歷史的鏡子。”是的,如果茅盾的悲劇能夠作為後世的一面鏡子,倒也不失為一種貢獻。但是,在根本問題還未搞清楚之前,在沒有認真清理和反思那段歷史之前,誰又能保證“極左”思潮不再來?誰又能保證茅盾這面鏡子會起到照亮後人的歷史作用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