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用什麼思路應對經濟減速換擋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09:12:52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換擋期,經濟增速放緩、潛在產出下降、動力機制切換、經濟結構調整、資源環境約束,這一切都決定了中國必須盡快調整經濟發展戰略。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今年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6%,環比下降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0.1%,創去年8月以來新低。實際上,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2008年一季度以來,GDP實際增長率就大幅下滑,儘管2009年的經濟刺激計劃暫時提振了經濟,但自2012年一季度以來,刺激效應逐漸降低。今年2月以來一系列實體經濟指標紛紛走弱,當前經濟增長正面臨繼續放緩的壓力。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劉鵬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換擋期,經濟增速放緩、潛在產出下降、動力機制切換、經濟結構調整、資源環境約束,這一切都決定了中國必須盡快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只有從結構改革入手,著力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才能給經濟換擋期的中國經濟打開一條新路。

  如何界定中國經濟換擋期

  文章認為,1、經濟換擋是經濟增速的調整和動力機制的切換

  經濟換擋,從表征來看最直觀的體現是在經濟增長速度上。就當前的經濟狀況以及相關文獻對這一詞的應用而言,主要指經濟速度的下滑。中國經濟從危機前2位數左右的高增長下滑至危機後的7%-8%。這種速度的“檔位”變換實際上反映了潛在產出水平的下降。

  速度“換擋”的深層次原因是動力機制的“換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此前推動經濟增長那些動力引擎如今已逐漸呈現出疲態,政策紅利也在逐漸消失。勞動力、資本、土地等要素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產業經濟邁過了重工業的野蠻生長階段,投資和出口的需求彈性也在不斷下降。所有這一切導致了潛在產出的下降,想要繼續保持較高的產出水平,就必須培育新的動力機制或對現有的動力引擎進行升級改造。

  經濟換擋還包含了兩層含義:客觀換擋和主動換擋。客觀換擋即客觀經濟條件、要素禀賦、經濟制度、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約束導致了潛在產出的下降。主動換擋是指政府採取相應的政策,轉換動力機制,使實際增長率不要長期背離潛在增長水平,讓產出缺口保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達到經濟長期健康增長的目標。主動換擋往往是對客觀經濟規律的順應,而違背規律的政策則會給經濟成果帶來巨大的反噬。

  研究經濟換擋,不僅強調對當前潛在增長水平的判斷,更強調對經濟動力機制的切換思考。不僅強調客觀的增速趨緩,更強調正確的認識、對應的政策和未來的戰略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