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什麼讓馬航失聯信息疑雲密布

http://www.CRNTT.com   2014-03-13 10:40:22  


 
最後,最大的障礙在於,官方的消息始終矛盾、不準確

  舉例:昨日一波三折的“飛機飛往馬六甲海峽”

  在一個教人們如何去區分真假的新聞稿中,有記者寫道,在信息傳播領域有一個定律,越接近事件核心的消息越靠譜。這話普遍意義上來說,是沒有錯的。但是在此次的馬航失聯事件中,就不夠用了。前後不一、左右互搏的官方說法非常多。就以昨天的“返航羅生門”為例來說明:

  馬來西亞每日新聞報周二稍早援引空軍司令Rodzali Daud的話稱,軍方雷達最後一次偵查到該架客機是在周六凌晨2:40,在馬六甲海峽北端的霹靂島附近。飛行高度約為9,000米。而路透、CNN等媒體在馬來西亞空軍內部的匿名消息源也有類似的說法,“線人”的身份還是空軍高級軍官。如果最後飛機失蹤的地點是在馬六甲海峽附近,那麼實在是個重大新聞,說明之前的搜救在方向性上都是錯誤的。包括中國媒體在內的全世界許多媒體都紛紛發布了這篇報道。

  然而,昨日,這位叫作Rodzali Daud的空軍司令又否認了自己接受過每日新聞報的採訪,表示這是個杜撰的新聞。人們的疑惑之處在於,如果說馬來西亞國內的媒體不可信,可是路透、CNN這些媒體在軍隊的線人也有此信息。更讓人疑惑的是,這一新說法似乎與周一將搜救範圍擴大到包括馬來半島西面水域的決定相符。官方擴大了搜救範圍,卻沒做任何解釋。當然,既然是空軍司令斬釘截鐵的否認,媒體還是都做了相關報道。

  戲劇性的是,在昨天晚上的發布會,說法又變了。司令改口說,“當天凌晨2時15分,軍用雷達曾短暫地監測到一架不明身份的飛機,但目前尚不能確定是MH370……具體位置在位於距離馬來西亞檳城西北200英里處,處於馬六甲海峽的海域。”最後的消息是,馬來西亞民航部門也覺得軍方隱瞞了什麼。

  分析:官方、最核心、最權威的信息都不確定,令大眾迷惑,讓家屬崩潰

  昨天,搜救就進入了第五天,官方的信息仍然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搜救的範圍和方向又出現了變化。這對公眾的打擊很大。甚至由於這是多國搜救,對於其它的參與方來說,也是巨大打擊,根據CNN的報道,越南方面正在展現出“與日俱增的沮喪”。報道援引越南交通部副部長的話稱,越南方面目前只和馬方軍方的一位專員有過一次會面,越方得到的消息“很有限”。

  當然,模糊、不確定的信息打擊最大的還是機上人員的親屬們。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官網上有篇新聞稿就說,在北京和在吉隆坡的失聯者家屬都是一樣的崩潰。因為人們面對“不確定”不知所措,充滿矛盾的說辭讓人無所適從。國內媒體採訪的義工組織負責人也說,不管是汶川、雅安地震,還是去年的韓亞空難,“都不適用於這次事件。”在等到事件結果之前,她和其他志願者一樣,都要體會家屬們“不知何時結束”的煎熬。“最大的不同是‘未知’。” 實際上,在類似事故當中,家屬們最接近、最面對的就是事件中核心的權威機構——航空公司和相關官方部門。而家屬們渴望從他們那裡能夠得到比較明確的信息,如果得不到,甚至得到的信息都是不確定而混亂的,家屬們才會轉而向社交網絡、各種媒體尋找答案,在不實或者矛盾的新聞中更加焦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