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求穩改革求進全力控制系統性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09:03:21  


 
  其二,打破剛性兌付,在可控範圍內釋放風險,防止風險繼續累積。現在主動釋放風險,比未來被動接受風險,兩害相權取其輕。具體做法是針對地方債務推行債務餘額管理,促使債務增長與本地經濟增長匹配。目前中國國債水平在國際慣例的臨界點之下,在人均GDP安全邊際之內,總量還有擴張空間,主要體現在中央政府債務上。樂觀地看,大約還有十年的政府債務擴張期。不樂觀地看,也就三到五年。美國、日本、德國等10個國家在最近20年經歷了政府債務率從60%上升到80%的階段。平均起來,政府債務率從60%提到80%歷時10年左右。如此看來,當前中國還有適度擴張中央政府債務,遏制地方政府債務無度擴張勢頭的餘地。地方債務的擴張表面是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本質反映了預算軟約束痼疾。財政體制改革看似改的是“財”,實際是改的“政”。沒有預算民主化和透明化,軟約束無解。

  打破剛性兌付,也是為了最終防止道德風險。明斯基時刻被分為理性借貸、投機借貸、旁氏借貸三個階段。當前很多個案已過了投機借貸階段,到了旁氏借貸階段。剛性兌付既不符合契約精神,也容易產生道德風險。今年將有很多個案可能風險爆發,這也是檢驗決策者智慧和勇氣的時點。只要有底氣控制系統風險,就要容忍局部風險的暴露,這種局部風險越早爆發越有利於較大風險的釋放。

  為了能以更緊迫的態度推動化解過剩產能,應允許僵屍企業退出市場。過剩產能去不掉,市場出不清,結構調不了。長痛不如短痛,大痛不如小痛,由此,地方政府經濟增長目標必須弱化,嚴格環保監管,倒逼產能過剩領域加快兼並重組和市場出清。

  文章稱,2013年是個特殊年份。由於全球QE潮,使外資再度大規模流入,外匯占款大幅回升,人民幣大幅升值。由於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堅挺,以及中國與國外持續的淨利差,今年國際資本可能繼續淨流入,但流入速度較去年可能顯著放緩。美聯儲從縮減QE到退出QE,將對全球資本流動產生重大影響,中國需要做好資本淨流出的準備,同時要防止出現最壞情況。既要高度重視資本流出的風險,又要認清資本流動的趨勢。

  文章指出,決策從來都需要權衡,沒有最優方案,只有次優或次次優方案。未來三到五年,是改革與風險賽跑的關鍵時期,成敗就在此三五年。學會釋放風險,才能化解大的危機,才能為改革爭取時間,創造條件。對於中國的改革而言,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認清形勢,學會取舍,“十個指頭彈鋼琴”至關重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