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將迎來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新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4-03-16 10:00:17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近年來,中國政策層推動資本賬戶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繼國家領導人、央行以及相關部委管理層多次強調擴大資本賬戶開放的重要性之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資本賬戶開放作為建立完善現代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環節已勢在必行。上海自貿區近期開展的一系列金改措施,正式啟動了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試點。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經濟學博士羅寧文章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本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憑借較快的經濟增速成為全球增長引擎之一,國內龐大的市場以及不斷開放的商業環境為全球經濟創造了巨大的紅利。而中國資本賬戶未來的進一步開放,將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的新紅利。

  文章分析,資本賬戶開放將進一步增強全球其他經濟體與中國經濟金融的緊密聯繫。本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與全球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聯繫更趨緊密。從進出口貿易看,2013年中國向全球出口商品金額較2008年上升54.5%至2.21萬億美元,從其他經濟體進口商品金額較2008年上升72.2%至1.95萬億美元,特別是在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方面,中國目前已成為最大的煤炭、鐵礦石、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國。2012年,中國煤炭進口量在全球煤炭貿易總量中占比約為23.1%,鐵礦石、大豆進口在全球貿易總量中占比均高達60%左右。據歐佩克預測,2014年中國還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從跨境投資看,中國吸收的FDI在全球FDI總額中占比持續攀升,根據聯合國貿發組織UNCTAD估測,2013年流入中國的FDI全球占比為8.4%,穩居世界第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全球占比也從2008年的2.8%大幅上升至2012年的6.1%。

  作為當今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資本賬戶開放在進一步強化中國與其他經濟體既有的往來渠道、增強中國對全球經濟金融系統重要性的同時,還將創造新的影響路徑。在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下,全球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企業以及個人將持續增加在華資產的數量和種類,中國的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也將持有更多的外部資產,世界與中國之間的金融交互網絡將不斷深化,逐步融為一體。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成果將為世界所共享,同時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也將為世界共同分擔。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將為國際金融市場帶來更多價值窪地與流動性。全球金融危機爆發5年多來,發達經濟體逐步走出危機泥潭,金融市場修復的速度更快於實體經濟,部分市場指標甚至大幅高於危機前水平見圖。

  比較而言,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的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滬深股市,仍處於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低穀,資本賬戶開放將為國際金融市場帶來更多價值窪地。截至2014年2月25日,上證綜合指數與深證成份指數分別較2007年峰值下降了66.8%和62.75%,較2008年末僅分別上升11.7%和12.6%。從市盈率來看,2011~2013年美國、歐洲和日本股市平均市盈率均有明顯增長,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歐洲STOXX50指數和日經225指數平均市盈率分別上漲7.6、5.4和5.5,而深圳綜合指數平均市盈率僅上漲0.05,上證綜合指數平均市盈率下跌了2.9。目前發達經濟體股市平均市盈率普遍在20倍左右,而上證綜合指數平均市盈率僅10倍,企業的估值水平明顯偏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