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8:45:21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

  文章認為,中國可借鑒美日經驗,通過投資和信貸渠道加大人民幣資本輸出,以此作為未來對外輸出人民幣流動性的主要方式,大力建設離岸市場。

  第一,通過支持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境外人民幣貸款和配套援外規劃等措施加大資本輸出。從美日經驗看,“馬歇爾計劃”通過人為製造出資本項下逆差,大大加速了美元國際化進程,“黑字還流計劃”同樣是通過持續加大對外直接投資,向世界各國提供日元流動性。

  與之相比,當前人民幣跨境流動格局與美日貨幣國際化初期完全相反。即以進口支付方式從經常項目流出,以非居民人民幣存款及投資等形式從資本項目回流。這種模式儘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了國際收支不平衡、向境外輸出人民幣流動性的作用,但其通過進口輸出本幣的路徑隱含著對持續擴大進口的要求,可能會使經常項目出現逆差,造成國際貿易不平衡。

  為規避匯率風險,國內企業目前大多選擇以外幣進行對外投資。當前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偏小,2012年為304.4億元,僅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12%,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輸出人民幣的規模明顯不足。今後一個時期,可考慮通過適當貼息等優惠政策吸引企業以跨國併購、設立境外產業園區等形式,在轉移產能、擴大市場、搶占渠道和獲取高新技術等領域,開展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逐步改變當前對外投資中以外幣為主的情況。大幅提升對外直接投資形成的人民幣資本輸出,不僅能有效向境外提供人民幣流動性,也有助於緩解中國“雙順差”導致的升值壓力。

  第二,將境外人民幣貸款作為推動產業全球布局、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有效載體。日本在對外日元貸款操作中,大部分都是用於幫助對象國建立與日本經濟相銜接的產業,這些產業的大部分機器設備是用日元貸款購買的日本產品,且其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正是日本廠商所需要的原材料。目前,中國同樣面臨推動產業全球布局,並向國際產業鏈高端攀升的內在要求,需要結合這一趨勢,抓住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匯率趨於均衡、人民幣融資接受程度提高的有利時機,在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在能源、資源、產能轉移等境外項目支持的同時,利用中國對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巨大需求,推動境外人民幣融資。此外,目前融資成本高成為制約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發展的瓶頸,需要做好前瞻性研究和相關優惠制度的頂層設計,在進一步鞏固Shibor作為融資利率計價基礎的同時,大力推動符合條件的境外項目進行人民幣融資。

  需要強調的是,儘管當前人民幣匯率已趨於均衡,但基於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仍將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長期存在,借款人使用境外人民幣貸款將需要承擔匯率損失,這無疑大大降低了對境外人民幣貸款的接受意願。對此,需要決策層對人民幣國際化進行統籌考慮,在特定階段採取一定形式的優惠措施,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促進通過人民幣借貸向境外輸出資本。

  第三,促進離岸市場持續、快速、多層次發展,逐步樹立並鞏固人民幣國際化地位。一是建設活躍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從近期看,加大境外人民幣債券發行力度。一方面,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的較大利差,引導離岸人民幣有序回流,降低國內機構、企業的資金成本;另一方面,發行不同期限的人民幣債券,推動建立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為相關金融產品及衍生工具提供透明的定價基準。從遠期看,構建債券跨境發行平台,推動境外人民幣債券市場形成規模,為離岸人民幣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工具,避免跨境人民幣投機套匯、無序流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