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茉莉花革命之風吹進了台灣?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8:46:55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台灣學生攻陷及佔領“立法院”議場事件,引起各方議評。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茉莉花革命之風吹進了台灣?》對此評說如下: 

  台灣學生攻陷及佔領“立法院”議場的事件,引起各方議評。本也是民進黨員的沈富雄將之形容為“半個政變”,島內有媒體認為“茉莉花革命”之風已吹進了台灣,而美國傳統基金會則將之與烏克蘭事件進行比較。確實,台灣的這次事件,有許多方面與被統稱為“茉莉花革命”的世界上各種“顏色革命”事件的模式都有部分事態頗為相似,如學生打前鋒,反對派作後盾;又如以“佔領”某要害機構為標誌;再如向當權者發出“最後通牒”等。這些“茉莉花革命”的要素,這次“攻陷佔領立法院”事件都具有了,因而真的堪稱是台灣式的“茉莉花革命”事件。

  本欄前日曾分析指出,類似“茉莉花革命”的事件,都具有以下兩種特點:一方面,是傳播工具發了翻天覆地式的變革,“自媒體”成為普羅大眾可以自行掌握並能發揮巨大作用的傳播工具,不受任何控制,而且傳播效率極其迅速,使得真實消息與謠言假消息齊飛,正當言論與煽動謾罵共鳴,成為激進勢力進行集結的重要召集工具;另一方面,激進分子到處尋找不滿情緒的發洩口,往往寄生於反對派發起的和平抗議運動,並反客為主,佔領和平抗議運動的主導權和發言權,使得和平抗議行動嚴重變質,釀成暴亂,一發不可收拾。實際上,烏克蘭、泰國的政局就是如此,反對派發起的抗議行動,原來是以和平訴求為手段的,反對派領袖也不希望超出和平抗議的範疇。但卻被激進勢力所利用,充分運用“自媒體”來進行煽動及召集,從“參與”反對派的和平抗議行動,到搶奪抗議行動的主導權和發言權,終於釀成暴亂,在重創了當地的經濟的同時,也重創了反對派本身及其所發起的和平抗議活動的形象,使得其原先目標無法實現,甚至是事態演變走向自己目標的反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