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壓力倒逼改革加速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8:46:37  


 
  預計,穩增長的較大壓力也迫使政府在二季度加大政策刺激的力度,如貨幣政策將會適當防鬆,以增大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將有望更積極,支持重點領域的投資增長,如中央將在棚戶區改造、鐵路建設、重大水利工程、節能減排工程等領域加大中央投資的力度,並以此帶動更多的民間投資增長。

  但是限於這些政策使用空間的有限性,如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實際小於去年,中央政府今年支持投資的力度相比於去年也是下降的:今年預算內投資為4576億元,增速僅為4.6%,而去年為8%;今年貨幣政策仍將實施穩健,M2增速目標與去年一致,這也意味著僅從流動性總量來看,也難以對於經濟增長形成較強支撐。

  這就意味著今年穩增長還需要更多短期有效的手段,鑒於當前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年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下也仍有增長空間,房地產政策的微調很可能成為穩定經濟的重要手段,如那些房地產市場下滑較快的地區,一些穩定措施有望出台,限購、限貸的行政性措施將可能取消。

  改革助力穩增長

  文章分析,考慮到上述短期穩增長措施容易帶來的經濟負面作用,如在既有的經濟利益格局下,流動性寬鬆時,往往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地方融資平台,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債務的負擔,今年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也會進一步膨脹;而流動性寬鬆也將會延長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度,這雖然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穩定,但是地產泡沫的延續也會進一步惡化資源的配置,擠壓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

  這就決定了這些穩增長政策的實施效果不具備較強的可持續性,今年穩增長目標的實現也就需要更多運用創新宏觀調控手段,而這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我們預計,中央將會利用經濟增長下滑的壓力,倒逼各方面的改革加速,以盡快釋放改革帶來的增長紅利。這些可以帶來增長紅利的改革領域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進一步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社會創造力。自去年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之後,今年將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去年僅是在部分地區試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今年則將在全國實施認繳登記制,以激勵市場主體創業的熱情;今年還將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如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建立權力清單制度等,以充分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

  第二,加快國企改革步伐,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如可能會出台國資改革的指導方針,這將會進一步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能還將加快出台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的辦法,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壟斷領域都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這都有利於激活民間投資增長潛力,穩定民間投資的增長。

  當然,鑒於改革推進的複雜性,以及改革紅利釋放的漸進性,它對於經濟增長的推動短期也會比較有限,這也意味著今年經濟增長較大的下滑壓力會使得經濟增速很可能位於7.5%左右目標的下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