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哪裡看懂俄國?

http://www.CRNTT.com   2014-03-22 14:08:12  


 
神聖“精魂”的回歸

  俄國歷來開放派與傳統派(歐亞主義就是這樣的傳統派)並存。在俄國歷史上,每當危難困頓,就會“向世界學習”,“開放”在這個時候成為主流話語,“改革”在這個時候大張旗鼓,文明也在這個時候大步躍進。俄國的改革故事不勝枚舉,諸如彼得大帝的“學習”改革、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國政”改革、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斯托雷平的土地私有化改革等等。

  然而,每當改革收到成效,危機逐步遠去,神聖的傳統派就會即刻活躍起來。他們倡言“純粹的”俄羅斯精神,要求回歸到過去的時代,而改革帶來的社會問題與“平民”不滿,則成為他們矢志“回歸”的最無辯駁的理由。回歸的輿論日益彌漫,改革的泡沫最終破碎。

  這樣,俄國的歷史就成為波浪的翻騰,如果說改革後的俄國是波浪的峰頂,那麼峰頂過後,就是“精魂”的重新回歸,谷底的瞬間來臨,最後又是從頭再來。在俄國,改革是“非常時刻”的“非常之舉”,常態複歸才屬“正常”。

  與俄國相比,德國沒有這樣的情況,當年俾斯麥推行改革,遇到的阻力不如俄國那麼大,一切方針大計都被肯定下來,成為崛起的大國。日本也沒有這樣的情況,明治維新之後一直把“現代”進行到底,直追列強。俄國走到這一步,因其與神聖的“精魂”即“韃靼”基因、歐亞主義割舍不斷。

  作者是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3月2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