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匯率還不具備全面市場博弈條件

http://www.CRNTT.com   2014-03-26 09:02:33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訊/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一反常態地急速貶值,引起了市場的多種猜測。尤其央行決定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浮動幅度一倍,這對當前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不斷上升、跨境資本反向流動增加等到底會有多大的作用,需要認真研究。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潘正彥文章認為,我們應謹慎應對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博弈。人民幣升值內在動力持續下降和貶值預期形成之勢,跨境資本的過度流動將迫使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導致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同時,在人民幣匯率尚不具備進入全面市場博弈的情況下,尤其必須注意風險的積累。

  眾所周知,匯率雖然取決於市場的供求關係,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本幣的內在價值。人民幣多年來的升值,人民幣內在價值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即中國持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率、出口增長率及貿易順差。但是,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逐步進入了調整築底階段。2012年、2013年中國GDP增長仍達成了既定目標,但“保8”向“保7”的過渡,客觀反映了很難再保持高增長的現實。特別是,市場情緒已反映到具體的經濟指標數據中。由於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不理想,匯豐PMI從2013年初回落到50以下後就一直徘徊不前,而國家統計局的PMI雖徘徊在50以上,但已難有大起色。企業訂單不足、中小企業經營狀況起色不大、從業人員指數下降等一系列指標不容樂觀。而且,一直對人民幣升值“推波助瀾”的進出口去年已疲態初現,今年更困難重重。從內在價值考察,去年後期人民幣對美元的逆勢上揚之勢難以持續。而且,缺乏內在基礎的過度升值很可能在一定時期逆轉,風險不可低估。

  文章分析,長久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的相對優勢來源於美元貶值。幾年前,美元指數一度從近90下跌至目前的80左右,人民幣對美元自然會有所升值。從2005年至今的8年間,全球經濟經歷了兩次上漲、三次下跌共5個波段。特別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初,美元指數暴跌至70.7,人民幣對美元自然上漲。但隨著全球避險需求上升,美元走勢逆轉,美元指數基本維持震蕩向上的行情。只是在美元大起大落中,人民幣持續8年保持升值態勢。人民幣對美元2011年升值5.11%,2012年1.03%,2013年3%。隨著去年後期美聯儲逐步啟動縮減資產購買計劃規模,美元重新啟動升值趨勢。與此同時,來源於美國經濟偏弱於中國經濟,人民幣匯率升值的相對優勢漸漸在變,中國經濟進入底部徘徊,美國經濟雖還談不上“大有起色”,但已處於明顯的恢復、上升態勢中。隨著美國經濟和美元的走強,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形成之勢,將面臨同樣巨大的匯率風險和市場風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