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丁咚:台灣學生抗爭與大陸平度案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09:17:32  


 
台灣民眾不認可經濟利誘
 
  台灣學生先後“占領”立法院、行政院,究其實質,是台灣民眾對待大陸態度的一個縮影,充分反襯出大陸對台政策的缺陷:大陸自以為是的“惠台”之舉,除了能夠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積極意義之外,台灣民眾對大陸政權本身卻並不買賬,冀望以此在台收買民心,並加速統一的戰略目標,絕難實現。
 
  值得大陸反思的是,其為達統一目的、一貫居高臨下的統戰策略,已被台灣民眾看穿,並逐漸失去效用。在大陸與台灣的一系列會談成果中,雖然包含了大量單方面的“讓利”措施,但與此同時也不顧兩岸統一的真正障礙,融入了激進促統的潛在意蘊。這種以懷柔之名,行滲透之實,一步步左右台灣經濟和政局發展,以利於按照大陸“一國兩制”思維實現統一的“溫水煮青蛙”戰略,已在在顯示了其局限性,並不為台灣民眾所認同。
 
  據此看來,大陸社交媒體上蜂擁而至的對台批評話語,要麼是愚昧無知,要麼就是別有用心。比較一下前不久發生的克里米亞公投並入俄羅斯聯邦的事件,即可知,台灣民眾之對大陸極少國家認同感,並非種族和單純地理上的原因,從深處看,更是由於對大陸現行體制缺乏信心,對個人自由、人身安全和民主機制匱乏的擔憂。而當其時發生的山東“平度徵地血案”,無疑為之提供了活生生的例子。
 
  平度案從一個簡單的刑事案件,爆發為舉世皆知的公共事件,正是大陸體制之弊端全面迸發的結果。
 
  在官方和開發商相互勾結之下,當地農民利益無法得到有效維護,而且他們在不能越級上訪的禁令之下,其上訴不滿的渠道也被堵死,更兼人民代表並不真正為選區民眾服務,因此不得不選擇採取笨拙的現場看守的方式,試圖阻止開發商強行在徵地上施工。悲劇由此造成:一場人為大火令一人死亡、三人重傷。
 
  如果此時媒體能夠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律師能夠幫助他們尋求法律解決,那麼即使發生慘案,也不會弄得悲劇進一步發展:地方政府阻撓了媒體的採訪和律師的援助,並強行“搶屍”,企圖用迅速火化屍體的辦法,逃避公眾監督和法律懲罰。
 
  然而在社交媒體十分發達的情況下,地方瞞天過海的行為已經行不通,此事件經互聯網傳播鬧得沸沸揚揚之後,才有更高層的“英明指示”——案件迅即告破,真相大白。如此非要弄成公共事件後,再“事後諸葛亮”地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置案件,如何不令民眾對生活寒心,對民主灰心,對法治失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