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調查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

http://www.CRNTT.com   2014-04-02 10:56:15  


 
  作為最摧殘和消耗人類的疾病之一,專業書籍中那些有關症狀的機械的描述――“一種精神疾患”、“食欲睡眠紊亂”、“喪失興趣”、“持續的心境低落”,並不能悉數傳達抑鬱症的可怕之處。

  作家李西閩在2009年的時候開始有了抑鬱的症狀。他寫長篇小說時,都喜歡找一個清靜的地方把自己封閉起來。

  2008年的時候,李西閩的一個戰友,在四川彭州找了個度假山莊,尚未開業,邀請他過去寫作。李西閩是5月6日去的,6天後就被地震埋下面了。山莊4層的小樓完全坍塌了,李西閩住在4樓,他在廢墟裡埋了76個小時。

  剛剛被救出來的時候,李西閩還沒覺得什麼,只知道獲救了,挺興奮的。他身上有傷,一根鋼筋從肋骨間插過,骨頭一直不好,時常會疼痛。

  到了2009年,李西閩開始產生了莫名其妙的情緒,他住在35樓,總想跳樓,也經常做噩夢,“有一次我站在陽台上,推開窗門想往下跳,正好有人打電話來。”李西閩接了電話之後,這個情緒很快的,一會就過去了。

  但它會反覆無常,不是這次過去了就算了,“好像你內心有個魔鬼一樣,沉睡的時候你是個正常人,它醒過來,就會控制你。”

  李西閩也時常會頭疼,發作起來,只能用頭撞牆,“恨不得拿一把錘子把頭敲開。” 但他有時又心神不寧地切菜切到手指,竟不會感覺到痛,李西閩告訴記者:“精神上的崩潰,比埋在底下還難受。”

  很多人並不理解李西閩。“死都死過一回了,”李西閩說,“他們理解不了我的狀態,他們很固執地認為我就是矯情,喚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在折騰。”

  有的病人,時間拖長了,連親人也會反感,“治了那麼久,怎麼還沒好呢?你是不是裝的?是不是逃避責任?”

  2012年,李西閩回到老家福建長汀縣,在長汀賓館裡住的時候,忽然就想自殺。於是李西閩就把隨身帶的安眠藥、止痛藥全吃了,所幸後來被人所救。

  我想,死會很快樂

  自殺,是抑鬱症最為可怕的症狀。曾經的意識流小說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常年被抑鬱症所困擾。在抗抑鬱藥還沒有面世的1941年,伍爾夫在口袋中塞滿石子,跳進了寓所附近的歐塞河中。

  在留給丈夫的遺書裡,她描述了面對這種疾病的無力,“我們無法再一次經歷那種可怕的時刻,我不會痊愈了。我開始幻聽,心神無法集中。你已給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我相信,在這種可怕的疾病來臨之前,沒有哪兩個人能像我們這樣幸福。我再也無力和它戰鬥了……”

  2013年年初的時候,王丫米也開始想到死,成天琢磨著怎麼去死。

  有一天,她把家裡所有的藥――感冒藥、抗生素、安眠藥、抗抑鬱劑,都找齊了。“那個時候,我想通了,覺得死亡是特別美妙的事情,……我感到很快樂,很平靜,很少能得到這種平靜。”

  王丫米當時是特別開心地想去死了,她覺得死就是對的,“我自認為做了一個特別正確的選擇,要完成一件好事。”這個念頭剛浮現出來,王丫米就給李西閩打電話,李西閩勸阻她:“這是抑鬱帶來的自殺念頭,而不是你自己真的想自殺。”

  “在我15年的心理健康和危機干預的經歷中,沒有一個自殺者的家人不崩潰,沒有一個自殺幸存者不後悔。”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告訴記者。

  “自殺意念”是抑鬱症診斷手册中的主要症狀之一。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精神病學家亞倫。貝克的研究,25%的輕度抑鬱症病人產生過自殺的念頭,在重度抑鬱症患者中,這個比例高達75%。

  在2010年版的《精神病學》中提到,抑鬱症的自殺風險是19%,也就是說,每5個抑鬱症患者中有一個會將自殺付諸實施。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63%的自殺者有精神障礙,40%患有抑鬱症。

  抑鬱患者為什麼會頻繁地產生自殺的念頭?如果和他們深入交談,你就能明白,他們的腦海裡都是悲觀的想法,回溯過去,只有痛苦和壓抑的時光;當下,沒有任何事或是人能引起他們一絲一毫的興趣;未來,都是灰色,永遠不會再快樂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