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新增長模式下著力提高資本形成效率

http://www.CRNTT.com   2014-04-02 09:03:14  


面對中國資本形成效率惡化,以及債務率急速上升的狀況,通過深化改革,提高資本形成和配置效率,釋放制度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刻不容緩。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一國改革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設計出比較高效率的制度供給。面對中國資本形成效率惡化,以及債務率急速上升的狀況,通過深化改革,提高資本形成和配置效率,釋放制度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刻不容緩。

  固定資產投資率與投資邊際產出出現嚴重分化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最近五年中國資本效率持續下降。利用投資產出彈性來測算投資效率(投資效率常用增量資本產出率ICOR來衡量,表示增加單位總產出所需要的資本存量,即ICOR=當期固定資本形成總額/GDP增加值,數值越高表示投資產出效率越低)。結果顯示,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投資產出彈性逐年下降,已由2002年的4.1降至2008年和2012年的3.2和1.8,單位投資所帶來的單位GDP增量下滑,資金周轉大幅度放緩增加了融資需求,但現金流創造能力卻大幅度下降,實現經濟增長必須依賴更高的投資比例,需要大量資本。

  此外,相關研究也表明,根據社會融資規模數據來測算的中國債務彈性系數(總債務增量與GDP增量之比)自2009年之後明顯抬升。2012年債務彈性系數是3.2,這意味著每增加1個單位的GDP需要3.2個單位的債務擴張,債務驅動型增長特征已非常突出。

  投資率和增量資本產出率的“雙高”,隱藏著巨大的經濟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2年,中國非金融部門(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的債務占GDP比例呈整體上升趨勢,債務總額由25.8萬億元上升至91.6萬億元,杠杆率由139.3%上升至176.3%,累計上升約37個百分點。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問題尤為突出。截至2012年底,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總額在65萬億元左右,相當於GDP的125%左右,遠遠高於發達國家企業債務50%至70%的平均水平。隨著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加大,實體部門利潤增速下滑,償債能力下降導致企業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風險還在繼續加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