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金融:金融業“四化運動”的喜和憂

http://www.CRNTT.com   2014-04-09 09:10:38  


 
  “網絡金融”暴露金融業缺陷

  文章指出,“網絡金融”的興起,形成了近年來對傳統金融業的巨大衝擊波,到現在很多金融機構仍然“談網色變”。“餘額寶”規模的急劇擴張、騰訊和國金證券合作推出近似零傭金的證券經紀業務模式,對傳統銀行和證券業都帶來巨大衝擊。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繁榮?除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網絡技術不斷革命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技術條件外,中國傳統金融業存在著巨大的制度和功能的缺陷上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市場空間。

  中國金融業長期忽視大眾投資人的利益,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貨幣市場上都是這樣。如果說信托等高門檻產品分流了銀行的個人大額儲蓄,餘額寶分流的就是銀行的大眾小額儲蓄。餘額寶起著重要的思想啟蒙作用,讓百姓知道小額存款同樣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息,銀行不能忽視,以及保持資產的高度流動性和獲取投資收益之間並不存在矛盾。

  還應看到的是,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利率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導致一個能夠保持高度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基金竟然能獲得超過6%的年化收益,而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等長期資金投資人,甚至很難獲得超過5%的年化收益。

  過去中國金融各業只通過自己壟斷的交易渠道,不通過自己的有價值服務就想長期獲得高額傭金收入。金融業本質上是人對人的服務,各類金融機構必須通過自己的專業服務來獲取收入,沒有附加服務的簡單渠道服務是沒有價值的。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並不能改變金融業的本質,但是卻更加充分暴露了傳統金融業的制度和功能缺陷,催生金融業加速改革、加速裂變。互聯網金融消除了金融市場主體間的信息不對稱,讓簡單的渠道壟斷利潤和利差收入業務不複存在,讓金融各業回歸到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的本質上來。

  金融業亟待加速變革

  文章認為,中國金融業的“四化運動”,是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和創新特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反映了中國金融市場創新發展的特殊規律,值得我們深思。這里有代表未來正確方向的東西,也有反映特定階段中國金融市場制度缺陷的東西。“四化運動”相互關聯,互為因果,具有共同的制度背景。

  “四化運動”是金融各業追求通道式融資業務的產物。中國非標融資的急劇擴張,成了金融各業最重要的業務和資產規模增長點。短期內,股票和債券融資難以大規模擴張,通道式融資仍然會成為金融各業競爭的焦點。

  “四化運動”是金融各業追逐非標資產高利息的產物。目前,市場上非標融資的產品存量大約超過20萬億元。從過往歷史看,非標資產收益率高且市場風險低,成了金融各業提高投資收益率的核心工具。“四化運動”所形成的各種渠道和產品,打通了金融各業投資非標的基本路徑。

  “四化運動”為當前利率雙軌制下金融各業賺取利差提供了渠道和工具。當前,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推進當中,大部分利率已經放開了,一部分利率仍然管制,這就必然形成利率雙軌制,市場上也必然存在利率窪地和利率高地。金融機構熱衷於從利率窪地融資,投資利率高地的產品,從而賺取利差。賺取利差成了這幾年金融機構增長最快的收入來源。

  “四化運動”也是資金出表、資金脫媒的重要工具。中國金融業的“四化運動”對傳統的金融監管體制提出了挑戰,推動著中國金融業加速變革。中國金融業的“四化運動”仍在不斷演化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