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劉漢迷局:權錢交易涉黑都只是冰山一角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12:30:32  


 
  金路前傳

  金路集團原名四川省樹脂總廠,是德陽的一家市屬國企。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國企經營普遍進入一個困境。“但德陽卻說自己市屬的預算內國有企業,7年無虧損。這是說大話,後來就驚動了中央。於是1995年,國務院領導就到德陽視察,是要看看德陽這裡還有一方淨土,居然還能把這樣的企業做到7年無虧損。”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刊記者說。

  實際上,德陽的國企不虧損神話是靠“裝出來的”。“當時他們採用的方法是把虧損的企業都裝到盈利的企業裡面。開始還有十幾家企業盈利,虧損企業一裝進去就都虧損了。比方說東方電工,本來是盈利的企業,一下給它裝進了19個虧損企業,就把它也拖垮了。”一位曾主管德陽工業的官員對本刊記者回憶。上世紀90年代末,當他到德陽時,調研的情況與“李鵬總理去的時候不是一個概念,所有的市屬國企無一不虧損”。

  金路集團是這些靠謊言保持“不虧損”的國企中的一個。它1992年完成股份制改制,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四川第一家上市的國有企業。在1998年前,由於利潤連年增長,曾獲得“川股第一股”的美譽。但1997年成功配股募集2.4億元資金後,1998年中報就開始突然變臉,公司每股收益從上年同期的0.15元下降到0.01元,淨資產收益率僅為0.48%。1998年披露出來的年報更讓人始料未及,虧損1.2億元。

  金路集團的巨額虧損一方面是金路的產品受原材料成本影響很大,“因為金路的主要產品是生產PVC的樹脂材料。樹脂的原料是兩種,一種靠電,還有一種靠天然氣。金路的生產就主要是靠電力了,它的生產成本就是取決於電費。如果天然氣價格便宜,電費貴,它的產品就沒有銷路了”。另一方面則是多年做假賬的積累。據證監會的一則處罰公告顯示,金路集團在配股前的1997年年報中披露該年利潤為8014萬元,經查實,虛增利潤3415.17萬元。不唯如此,金路集團配股資金的投向被多處挪用。

  德陽市政府一開始想拯救金路的辦法也是將業績不錯的企業裝入金路,製造一個有業績有利潤的假象。“我剛到德陽時,德陽市委市政府的兩個一把手找我談金路的問題。當時他們市委的思路,就是把劍南春裝進去,因為劍南春是四川省的五大名酒之一,有實力有錢。當時市政府已經準備下文了。”這位前任德陽市官員對本刊記者回憶,“但當時有兩個障礙。一是隸屬關係不一樣,劍南春是個縣屬企業,是屬於綿竹縣級市的。如果要把劍南春拿到金路集團,就要從綿竹收到市里來,那綿竹就很麻煩了。二是產業類型也不一樣,劍南春與金路不是同一個產業,也不在同一條產業鏈上的,它們互相是救不了的。除了把劍南春的利潤裝到金路集團裡面,其他就沒有複合性,沒有關聯,這樣的結果就只能把劍南春拖垮。我當時覺得金路集團已經是個老虎機了,不停地在吃錢。”

  借劍南春救金路的方案最終沒有實施,但金路集團卻越來越著急,除了普遍的虧損,這個企業還有一個大的硬傷。“當初為了上市,凑齊規定的股東數量,製造了一部分黑股票。就是根本沒有這個股東,也沒有這些股票,是偽造的,這是很嚴重的問題。當時四川的上市公司已經頻頻出問題被曝光,金路集團的事情如果再捅出來,就是雪上加霜。金路集團的幾個人,於是三天兩頭跑來找政府,就說他們馬上要露餡了,出大問題了。”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刊記者回憶。

  為了解金路集團的燃眉之急,四川一家民營企業三通集團被引進了金路集團。該企業進入一年內,沒有再裝入新的資產,金路在報表上扭虧為盈。但在金路剛扭虧為盈的時候,金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德陽市國資委聯合其他股東,在當年的股東大會上實行了著名的“510”奪權事件——將第一大股東三通“請”出了董事會,公司控制權又回到德陽市國資委手中。奪權的理由是指三通並沒有兌現對金路的注資承諾,並利用借款掏空公司。

  事隔多年,關於奪權的真實原因眾說紛紜,我們無法判斷真假。但奪權的方式卻頗受詬病。大股東失掉信任被取代,在公司治理史上並不少見,“510”事件之所以著名,在於政府動用了非常的行政手段。當日的股東會上,當地警方以“涉嫌經濟犯罪”為由從會上陸續帶走了來自三通的幾位高層管理人員。這樣的行為,是否突破了行政公權與經濟活動的界限,在政府內部也是有爭議的。“5月8日,也就是召開股東大會的前兩天,分管工業的副省長和省委副書記給我打電話,說德陽市政府向省里報告他們要在股東大會上奪權,讓我注意這個事情,隨時匯報動向。省委的態度是不支持這樣做的,因為市政府不能讓警察去股東大會幹這個事情。股東大會應該由股民來說話,怎麼能派警察去呢?”一位德陽市前任官員對本刊記者回憶。

  但兩天後,金路奪權事件還是發生了,轟動了國內資本市場,也開了地方政府使用公權力驅逐大股東的先河。為何市政府堅持使用公權強力介入,一位當地官員認為“這後面是有一只黑手操作股市,有很多家屬買了股票,然後就把股市弄得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從幾元炒到十幾元,這些人就發財了。當時我在德陽,就聽他們這麼跟我說”。可以作為佐證的是,2000年5月奪權事件同時,金路集團股價也從7元左右的歷史低位起步並一路攀升,到當年11月底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新高20.52元,股價在半年中上漲200%。

  這段曲折的金路前傳,對德陽市的投資環境影響很大。據一位當時在任的官員對本刊記者回憶:“以後的幾年內,除了新疆特變電工(600089,股吧)德陽電纜廠的改擴建搬遷項目外,德陽市區基本上沒有引進過大的投資項目。”而經濟奪權風波後的金路集團很快再次陷入困境,劉漢自此開始入局金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