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劉漢迷局:權錢交易涉黑都只是冰山一角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12:30:32  


 
  但在民間,劉漢與黑道的傳言很早就已經存在。在兩位期貨界人士的記憶里,上世紀90年代,他們看到的劉漢已頗有江湖人士的風範,“進出身邊常常跟著小弟”。他和弟弟劉勇的關係也頗讓人玩味,“他弟弟當時幫他辦理分倉,做點雜事,在我印象里是個反應比較慢的人,顯得有些粗野。劉漢對我們很客氣,但對他弟弟很粗暴簡單,都是命令的語氣,沒有協商的餘地。因為車子來晚了這些瑣事,在我們面前對他弟弟發過火”。

  一位德陽的前任市領導告訴本刊記者,上世紀90年代末,他赴任德陽,第一次去下面了解情況時,就聽基層官員這樣向他匯報:“當時德陽市委秘書長帶我到德陽下屬的六個縣市區去見見當地的黨政領導。其中也見了廣漢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他們給我介紹情況時說,這裡有個叫劉漢的人是黑社會。當時說了他們涉及的事,這次公訴里也提到了。1993年劉漢做貿易生意時,曾經被湖南公安局緝拿,給他們的庫房貼了封條。他們就組織了一夥人去打砸,把法院的門給砸了,這件事致使他在廣漢有一定的惡名。”

  上世紀90年代末,全國範圍都出現了金融秩序非常混亂的局面。德陽是川內“兩金三亂”的重災區,農村合作基金會和城市雜牌基金會亂辦金融機構、亂放貸款的現象非常嚴重。“當時各種各樣雜牌的基金會,用高息在社會上攬存。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一些老年人比較保守,不願意去炒股,看到這些基金會利息比銀行高,就把錢存進去。拿到第一年利息後,很多基金會就卷款跑了。‘兩金三亂’把德陽搞得很慘,基本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金融危機。”這位官員對本刊記者回憶。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想用劉漢的錢。雖然知道他有錢,但覺得他的錢來路不正,德陽是不能接受他們的”。

  進軍綿陽

  從綿陽市區往北,過漢龍大橋,有一個三江匯流後環抱出的江心島。江水分流處,一水徑直急湍南下,岸線平直,一水向東蜿蜒圍合,江水寧靜。島上是綿陽市早期高尚生態樓盤的代表——小島花園。第一期項目建成出售時,比綿陽市平均房價高出不少,一度被當地人認為是綿陽的富人區。這也是劉漢離開家鄉廣漢德陽後,在綿陽拿到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地產項目。

  上世紀90年代後期,劉漢擅長的資本運營遭遇挫折。在玩家們近乎瘋狂的博弈下,中國資本市場初創不久就幾乎面臨崩盤的危險。1995年327國債事件中,國內規模最大的一些機構投資者均參與其中,甚至導致有相當規模和聲譽的證券公司一夜間破產。國家於是決定清理整頓期貨市場。全國50多家期貨交易所,最後只留了十幾家。四川聯合期貨交易所也於1998年申請轉為天風證券公司。嗅覺敏銳的劉漢當然早就看到了這個大勢,轉投實業是不得不做的轉型。在家鄉德陽因為涉黑傳言受到“抵制”後,他轉赴綿陽找到了自己的機會。

  這裡的政府似乎沒有德陽政府對他的那種“成見”。當城市的河堤經常泛濫需要修復時,他們找到了劉漢。劉漢在自辯中回憶這段往事說:“政府多次找我,我提出可以修河堤,但要圍出地來歸我公司。”這是劉漢最早進入實業的路徑——以出錢幫助政府修市政工程,換取可供開發的土地。河堤修好後,圍出來的約300畝土地給劉漢開發。在那塊地上,劉漢開發了益多園小區。

  小島村位於綿陽的三江匯流處,每年洪水衝積而來的肥沃泥土,使這裡非常適於耕種。小島村曾經是綿陽市著名的蔬菜種植基地,供應綿陽大半個城市的蔬菜。開發小島村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綿陽市政府“擴大綿陽城區,提高城市水平,完善城市功能”的一個布局。但財政拮據的政府沒有錢做拆遷安置,於是希望利用社會資金。“當時是市長搞了測算。1平方公里拆遷安置價格是1.2億元,誰都可以來,誰有實力就給誰。現在看1.2億好像很少,但那個時候這筆錢很大的,不是所有開發商都能做的。”一位綿陽市的前任市領導告訴本刊記者,“最後有兩個人都出到了1.28億元,劉漢是其中之一。當時市里有個資金分析,認為劉漢更有資金實力一點,而且他要做這個事的態度更堅定,所以最後就給了劉漢。”

  當劉漢在鹹寧看守所回憶起綿陽這段經歷,仍然充滿感激之情。他告訴律師張青鬆,一位綿陽市的前領導在他的早期建設中幫過他很多忙,是他非常敬重的人,甚至視這位老領導為自己的父親。後來自己發財了,給他送過幾次錢表示謝意,都被他罵了出來。當本刊記者聯繫上這位老領導時,他這樣解釋當時對劉漢的幫助:“那時候官場的情況很多,我是科研單位出來的,辦事比較實在,說話和氣,態度好。因為正是改革開放發展期,共產黨有個政策招商引資,招商親商,要跟商人搞好關係,做好服務,所以當時能辦的事情只要沒有大問題都給辦,我也不跟他提什麼條件,或者搞一些交易。”

  今天再看劉漢在小島村項目上的付出和所得,或許能略微理解他的感激之情——政府不僅選擇了他,而且在項目上有相當大的讓利。據1996年10月市政府召開的《小島開發建設有關問題會議紀要》顯示,市政府為了探索綿陽成片開發土地的路子,給平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小島多項優惠,包括繳納1.28億元徵地拆遷安置補償費後,即獲得小島土地建設權。按規劃修建小島防洪堤,以抵繳土地出讓金。免繳商業網點建設費,減半繳納解困資金,減半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緩繳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小島內所有投資項目正式營業後,所得稅免二減三(兩年全免,三年減半),並要求市區有關部門要從促進綿陽城市建設發展高度,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平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小島開發建設。“其實就是政府沒錢、迫不得已變相賣地了。”一位前任官員對本刊記者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