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距‘亞洲領袖’有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14-05-28 09:48:08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偉達的文章《中國距‘亞洲領袖’有多遠?》,作者認為,“中國模式”在意識形態、國家治理方式,及公民文化範式上嚴重缺乏時代魅力與召喚,也因此形成了中國發展的硬傷,使得中國難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領袖。詳論如下:

  在剛剛結束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峰會”)上,作為東道國,中國領導人著重推出了新的“亞洲安全觀”,描繪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安全之路。其核心就是“亞洲事務由亞洲國家主導解決”,明顯具有應對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的意圖。

  此次亞信峰會邀請到46個國家、國際組織及其高級領導人等與會,被中國方面贊譽為“盛況空前”,中國領導人也借此機會,宣示了亞洲發展與安全的新理念。有官方輿論為此歡欣鼓舞,似乎覺得中國登頂亞洲領袖地位的歷史時刻已經到來。但筆者以為,中國欲成為亞洲發展的實際領袖,並有效抵消和取代美國的作用和影響,真正引領亞洲以至全球發展的新潮流,仍然還有長路要走。

  遠的不說,且就在本次亞信峰會期間,越南發生反華暴力事件,直接導致有中國公民死亡;菲律賓則抓捕、虐待和審判中國漁民;而中國新疆的恐怖襲擊則呈對抗愈演愈烈、襲擊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在中國內地,官方也還因為25年前的著名“風波”而至今忐忑不安,對不同見解和聲音仍嚴厲壓制。

  真正的領袖國家,內部不應該有對自身體制的挑戰和顛覆之憂,反倒應該是充滿了自信心和感召力;外部則絕對不能容忍對本國公民和生命財產的惡意侵犯,因為公民是國家存在的基礎,國家隨時要為維護公民的利益挺身而出。目前看來,中國的有關表現還經常漏洞百出,遠遠不合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