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五原則能否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提供理論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4-05-28 09:47:43  


施明德等人籲以“大一中架構”取代“一中”。圖為施明德宣布五點聲明。(中評社攝)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訊/在蔡英文正式接任民進黨主席前一天,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領銜,跨越藍綠的學者及政治人物蘇起等七人公開發表了《我們的呼籲: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引起各方關注。就此,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五原則能否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提供理論基礎?》表示,由於時間上的巧合,《我們的呼籲: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使人產生為蔡英文“縮短最後一哩路”、修訂民進黨兩岸政策提供理論基礎及依據的聯想,但“五原則”要在島內形成共識不易,要北京接受難度更大。詳論如下: 

  儘管當事人或並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但由於在時間上有所巧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領銜,跨越藍綠的學者及政治人物蘇起、程建人、焦仁和、陳明通、洪奇昌、張五嶽等人在蔡英文正式接任民進黨主席前一天公開發表《我們的呼籲: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卻是使人產生為蔡英文“縮短最後一哩路”,修訂民進黨兩岸政策提供理論基礎及依據的聯想。但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洪耀福的反應:多年以來,已經有許多人提出這類的意見,有人還不止一次參與提議不同的建議,這顯示台灣迄今仍然是缺乏共識,未來希望能有機會透過公開、民主程序,整合出台灣人民能接納的共識。可能會令這些學者大失所望。

  當然,這些學者和政治人物在作出這個“五原則”呼籲時,其視野格局斷不會只是停留在蔡英文的身上,而是廣闊得多的兩岸政治大舞台,但畢竟要推動和實現“無原則”提出的構想,卻是缺少不得民進黨的認同及接納。實際上,“五原則”中的核心內容——“一中大架構”,並不是甚麼新創建,近年來就有不少人在許多的學術研討的場合或在媒體的版面上有所闡述,尤其是《聯合報》的社論,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政治人物,都曾提出過“一中大屋頂”等類似的論述,而泛綠學者則較少涉及。今次則是有泛綠人士參與,尤其是由施明德領銜,參與者還有曾奉陳水扁命撰寫“第二共和憲法草案”的陳明通,及民進黨“新潮流系”龍頭大佬洪奇昌;而陳明通與蔡英文均曾是陳水扁時期的陸委會主委,“新潮流系”則無論是由洪其昌領導時期還是現在,都是蔡英文的支持者,因而這個“五原則”在蔡英文走馬上任前夕公佈,也就難免會令人產生這是為蔡英文出謀獻策的聯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