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考機器”的是非功過

http://www.CRNTT.com   2014-06-12 12:13:35  


 
  既然是“考試機器”,就必然有自己的一套考試“模具”,這就是死記硬背和標準答案。從這種“模具”裡鑄造而成的學生,許多人顯然會像機器一樣的“機械”。他們被隔離在豐富多彩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之外,被一種思維、一種答案、一種思想所框定,將失去獨立思考靈活應變的能力,至少是短暫地失去這種能力。

  但到目前為止,高考卻是相對而言最為公正的高校通道。因為在分數面前相對平等,許多平民百姓的子女通過考試進入高校,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素質的考核卻有很大彈性的測評標尺,很容易被人為因素所干預,在我們這個規矩不彰不嚴、透明度不高、“潛規則”林立的國家,目前也只有分數的刻度比較明晰靠譜。

  我們知道,那些準備參加某種比賽的運動員,基本上也要被閉門強化集訓。類似毛坦廠中學這樣的學校實際上也是把考生“關起來”強化集訓。學生在沒有各種誘惑的情況下,被各種嚴厲的規則所約束,加上有一批能夠破解“高考密碼”的教官培訓,最後取得了在開放式環境複習的學生難以取得的效果。

  從表面看,這種隔離式的高強度複習缺乏素質訓練和人性關懷,但對那些平民子女來說,進不了高校還有多少提高素質的機會?失去改變命運的重要契機之後,“人性關懷”又從何談起?

  在改變命運的通道還不多不寬的當下,高考則是一個最好的通過努力改變未來的通道。為了獲得這張通行證,這種“封閉式集訓”應該算無可厚非的權宜之計了。

  如果我們的大學教育正常,完全可以對那些從“考試機器”裡生產出來的學生進行“二度加工”,從而彌補他們的先天不足,提高人文素質。可惜,我們的大學教育也同樣有種種死記硬背和標準答案,也難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連大學教育都未必是“素質教育”,我們又如何苛求中學?

  來源 > 金羊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