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丹青:不想給自己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4-06-26 14:39:08  


陳丹青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訊/當代著名畫家陳丹青一直是一位頗受關注、有多重身份甚至有爭議的人物。那麼陳丹青如何自我定位?海歸先生?另類教授?當紅畫家?暢銷作家?以下是專訪文章《陳丹青:不想給自己定位》:

  海歸先生

  1982年初,即將迎來而立之年的陳丹青移居紐約,在異國他鄉度過了18年的“洋插隊”生活。他曾表示,自己在國外的生活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我第一天到美國,就面臨一個生計問題,我必須賣畫討生活。”

  吳懷堯:1978年你考上中央美院油畫系研究生,兩年後畢業留校,工作一年。這是一部分知青的典型經歷。這些人日後分成兩撥,一撥留在本土,另一撥出國。在國外,讓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陳丹青:我對出國熱沒有看法。一個現代國家的國民本該出入自由,改革開放只是將事物恢復應有的狀況。

  吳懷堯:我很好奇,為什麼從紐約回來之後,你的膽子變得如此之大?是什麼讓你口無遮攔?你如何平衡藝術家與知識分子的雙重身份?

  陳丹青:我少年時就口無遮欄。可那時沒人找我說話。我從不自稱藝術家,更不是知識分子,用不著“平衡”。

  吳懷堯:那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

  陳丹青:我從沒想過給自己定位。“定位”這兩字是回國後才知道。為什麼要定位?定了位,人生就安穩、就有價值了麼?我聽不少人動不動就說“我是作學問的”,“我研究這一行一輩子”,我就心裡想:傻!

  吳懷堯:如果說你的憤怒是一種高興,那麼幸福是什麼?

  陳丹青:到我這年齡,活著,沒病,就什麼都好。我不會去想:啊!我的生活與精神最近怎樣怎樣……不會的。我只是活著。

  吳懷堯:一個人用什麼名字,或者接受什麼樣的名字,自有其特殊含義。從字面意思來看,“丹青”是紅色和青色的顔料,借指繪畫。我很好奇,你的名字的來歷——是父母取的嗎?如果是,那他們太有先見之明了。

  陳丹青:我的名字是父親取的,弟弟名叫“丹心”。父親是抗戰那代過來的人,相信“精忠報國”,信奉“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父親給我們兄弟倆起這對名字,當時哪料到我喜歡畫畫。

  吳懷堯:在評述王家衛的時候,你說他“一看就是一個流氓”,很多人奇怪你為什麼這麼說。你平時喜歡看什麼類型的電影?能否為大家推薦三部你覺得必看的電影?

  陳丹青:媒體喜歡聳動,在我全部講演中只摘取這句話,並予誇張。那是形容詞,表示一種潑辣大膽的影像風格。事後家衛請我吃飯,我說媒體只用這句話,他說對啊,不是流氓你怎能拍電影!即便從電影故事看,事實上歐美多少電影以黑幫流氓作主題。

  我喜歡各種類型的電影。沒有一種類型是好的或不好的,要看拍得好不好。我很難推薦“三部電影”,那樣會對不起其他好電影:好電影太多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