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更迫切的問題是實體經濟效益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14-06-28 10:37:20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訊/降低房地產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和GDP中的比重,應該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目標。當前保經濟增長底線的政策措施不應與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相違背。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有兩個特點比較突出,一是出口導向,二是投資驅動。這兩大特點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期,對推動經濟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但現在到了要進行調整的時候。在外部不平衡方面,我們做了不少工作,外部不平衡有了較大改善。但在投資驅動方面,我們沒有特別明顯的改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在繼續惡化。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過快,而房地產投資增長又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房地產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和在GDP中比重過高,是資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現。中國最近幾年投資的過快增長,造成了投資效益的嚴重下降。

  根據清華大學白重恩教授的測算,中國的投資收益率僅為2.6%;目前中國的增量投入-產出率高達6.8,大大超過3~3.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中國的能源效益低,生產一單位GDP所損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是美國的3.3倍;而中國的創新能力則更是有待提高,年產1800萬輛汽車,卻幾乎沒有自己的品牌。

  過去中國的投資增速長期高於GDP增速,造成投資率不斷上升。中國必須要把投資相對GDP的增速降下來,尤其是要把房地產投資增速降下來,否則投資率還會進一步上升。當然,穩定投資率並將其降到一個合理水平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文章分析,中國面臨著一個矛盾: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另一方面要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調整結構的一個不可避免的代價就是經濟增速會有所下降。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是政府進行經濟結構主動調整的結果,並不是發生危機的結果。當前經濟增速的下降,是好事不是壞事。

  2014年一季度GDP增速降至7.4%,中國目前處於比較低速的增長階段,這個階段可能會維持一個較長的時間,我們必須有相應的精神準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