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的難題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5 10:51:16  


 
相關鏈接:

  周農建:香港的難題
 
  2014年06月24日聯合早報
 
  正當香港為特首提名程序爭執不休,“六二二公投”已經舉行且“七一佔中”臨近之時,中國國務院6月10日發表了有關香港“一國兩制”的白皮書,強調北京對香港擁有管治權,提出“兩制”從屬“一國”,並將“特首須愛國愛港”明文寫進白皮書。

  在外界看來,問題不在於白皮書中所提到的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和特首選取標準等理據,而在於其發表的時機和強硬的措辭。人們擔心,北京的強硬態度和香港的政治偏激主義之間的衝突,有可能導致香港局勢的惡化。

  香港問題的難點在於:一方面是北京憑黨國體制和大陸管制經驗,而得出的對香港的認知和處理香港問題的思路。在中國大陸,北京可以直接以司法機器和內部“招呼”掌控局勢,使異議者不“亂說亂動”,使街頭運動被消除在萌芽中。但是對於香港,情況卻是兩樣。北京要直接指示和插手香港的司法體系和治安隊伍,讓人不“亂說亂動”,或左右立法機構的投票,無疑有其難度。這一點就意味著,一份措辭強硬的北京官方文件,對於香港局面的影響,顯然不會像一份“中央文件”在大陸所起的那種作用。

  另一方面是香港作為初生民主社會,與其他初生民主社會一樣,無論政客還是大眾,對民主的認識仍是不成熟的,往往表現出非理性的偏激行為。由於北京難以直接插手香港,香港的政治激進分子也就變得無所畏懼。北京的強硬表態,未必能夠恐嚇他們。當年台灣大選,北京以試射導彈相恐嚇,卻反而激起台灣人的逆反心理,助李登輝當選。

  其實,近來北京和香港為普選和特首提名程序而出現的爭執,並不具有實質意義。泛民提出包括公民提名在內的三軌提名,而北京認為只有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才可接受。

  按中共在大陸的統治經驗,當局內定候選人,然後向代表“吹風”、“打招呼”,最後總是可以選出當局想要的人。然而,這種大陸經驗在香港卻未必有效。雖然北京能以政治和商務利益擺平某些香港名流,但要左右香港提名委員會、選舉委員會或立法會大多數成員,按其意願和“招呼”投票,卻並不容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