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的難題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5 10:51:16  


 
  北京即便如願也是短暫的

  即便北京真的可以影響提名投票,內定候選人,倘若其人在香港缺乏普遍的認受性,則會導致香港的管制危機和不安定局面,這種結果無疑與北京希望香港長期穩定的初衷相背離。

  再說,即便此次北京能如願,也是短暫的。因為按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的普選時間表,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法會。這也就意味著,僅僅幾年之後,特首和立法會議員都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北京又如何可以左右數百萬香港選民,和他們選出的代表的投票意向?

  就北京而言,倘若當初未被人忽悠,而是“因循守舊”,沿襲舊制,依港督模式,結合港人治港理念,由北京“欽點”特首,或後來沒有承諾2017年普選特首,也不至於有今日提名之爭。前面至關重要的兩大步都跨出了,今日卻為無實質意義的提名末節而較勁,不免讓人覺得是舍本求末。如果說過去是為了省心省事,避免來自港人的糾纏,何以今日又不嫌麻煩呢?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通過某些現任和退休的官員,以及媒體、策士放話說,按照《基本法》,北京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對香港採取特別措施,包括出動駐軍。這種放話與白皮書所傳達的強硬信息相呼應,也與北京新一屆領導人內政外交上的強硬姿態相一致,因而值得重視。如果說出於維穩思維,北京希望香港安定,應當不假。從最近一年來,中共的宣傳機器對憲政民主的大力抨擊來看,要說當局樂見香港實現西式民主的普選,卻未必為真。今日當局在小題上認起真來,是否是因為有內部反省,認為過去讓步太多,不能再讓,倘若港人再要糾纏不休,便要借機連前面的都一起收回呢?

  隨著大陸經濟的起飛和上海、深圳等地的崛起和功能替代,今日香港之於中國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這一現實無疑會反映在當局的意識中,今日北京“不再客氣”地強硬表態,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就香港的大局而言,香港人並無必要為枝節問題而糾纏不休,做偏激之舉,而導致可能的因小失大。即便現時提名方式並不完美,已不再是至關重要的了。因為倘若按部就班,香港普選指日可待。既然前面關鍵的兩步(港人自選特首和普選承諾)都得到了,又何必在無礙大局的提名問題上固執,而授人干預的借口呢?

  不難明白,倘若香港並沒有出現激烈的政治動亂和街頭暴力運動,港府就沒有理由請求北京介入,而北京也沒有理由越過港府硬來。再說,無論香港民眾,還是港府官員,即便是親北京的建制派,雖然對香港民粹主義的發展和過火的街頭運動有所擔憂,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樂意見到香港的“大陸化”,和北京直接插手香港事務,因為大夥都明白“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

  作者是中國旅美學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