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韓版崛起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7-04 12:12:43  


 
鄭永祿:韓國經濟得益於IT優勢

  特約記者 王少喆

  2014年7月3-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預料雙方將達成一系列經貿合作,中韓經濟聯繫可望進一步深化。而同時,韓國經過幾十年發展,人均GDP超過2.5萬美元,結結實實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發達國家一員。韓國軟硬實力目前均處於其歷史的頂峰。從當年“亞洲四小龍”的一員成功突圍,韓國經濟的成功之道,對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有著極強的借鑒意義。

  日前,就漢江奇跡、大企業病等韓國經濟的相關話題,時代周報對韓國經濟學家、首爾大學國際大學院教授鄭永祿進行了專訪。

  時代周報:韓國從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之列成功邁入發達國家行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鄭永祿:最重要的是如中國有鄧小平一樣,韓國有像樸正熙這樣對我國的狀況有著清醒認識的政治家,適時地採取了適合小國的出口主導型戰略。

  和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地區相比,韓國以大企業集團為主。這有其特殊性,韓國大企業有點像中國的國營企業,政府和大企業合作更方便。韓國中小企業也大多與大企業相關,為大企業服務。有些中小企業原來就是大企業的一個部門,裡面的人脫離出來自己成立公司,因為大企業做到一定規模,需要專業化。比如說,有些小企業就是給大企業供應零部件的。

  時代周報:與台灣等地相比,韓國的長處和主要的不足在哪裡?

  鄭永祿:因為韓國以大企業為主,所以有利於克服經營上的困難,也利於打入國際市場。台灣企業主要以代工為主,利潤少。韓國大企業自己開發產品,有自己品牌,利潤高。而且,韓國大企業在人才資源上也不吝投資。據我所知,三星電子的研發團隊擁有數千名在外國取得博士學位的研究者,類似的還有現代汽車業。(記者曾在韓國留學,有同學就因取得三星獎學金,畢業後進入了三星的研發中心,裡面有非常優越的研究環境和待遇,同事來自世界各地。)

  時代周報:在經濟發展後,韓國也設立了很多福利制度,為什麼這些制度沒有造成競爭力下降?

  鄭永祿:我們推行這些福利制度時考慮了很多因素。主要目的,是為人們創造更加安心工作的環境。韓國通過退休後社保體制和國民醫療健康保障制度,使勞動者免除了後顧之憂,不僅沒有降低競爭力,還提高了效率。

  時代周報:但在歐洲,有人指出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是高度的社會福利?

  鄭永祿:歐洲福利制度中,政府負擔的部分過重。而韓國採取的是政府、企業、個人各負擔一定部分的體系。

  時代周報:2000年以後韓國經濟的成長,和過去的漢江經濟奇跡相比,主要的不同在哪裡?

  鄭永祿:21世紀的經濟是質的增長,源動力來源於IT產業,IT產業的技術也提高了其他產業的競爭力。韓國運氣很好,IT業在全球領先,其他產業部門也都在IT化。比如說,醫療方面的遠程醫療,IT化改造了原有產業。韓國社會對IT技術的應用已經很習慣了。

  時代周報:有認為大財閥是韓國經濟成功的關鍵,但也是主要的弱點。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鄭永祿:財閥的弱點在於主導權過於集中於老板手中,繼承者往往能力不如創業者,這成為很多企業破產的原因。

  時代周報:相比於三星,LG等巨大企業,你是否認為韓國的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生存環境比較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