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鬼大學”何以招搖過市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11:54:59  


 
李鬼大學憑啥開下去還能招到學生

  2014年07月15日05:19 重慶晨報 晨報評論員 龍敏飛

  上大學網近日發布了《第三批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2014年)》,60所“李鬼大學”榜上有名,涉及全國19個省市,主要集中在高校眾多的城市。包括北京15所,山東、上海和陝西各6所,江蘇5所,河北3所……在60所大學中,有許多貌似“高大上”的大學,諸如“中國信息科技大學”、“華北工業大學”、“上海同濟醫科大學”、“廣東科技管理大學”等。

  高考過後,有人歡喜有人憂。不過後高考時代,每一位家長及考生仍需打起精神,防止上當受騙。不少低分考生,因為情緒低落,如果能有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高校拋來橄欖枝,必然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繼而被這些“李鬼大學”牽著鼻子走。如果這些“李鬼大學”還有像模像樣的“官網”,那低分考生必然會深信不疑。一些低分考生焦慮的心理,是“李鬼大學”滋生的現實土壤。

  事實上,上大學網曝光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早已不是第一次。據悉,今年已是第三批,這意味著,之前還有兩批“李鬼大學”遭曝光。一方面,我們固然要為上大學網的行為點贊,因為其給一些考生們點亮了一盞燈,可以讓他們避免上當受騙;但另一方面,上大學網連續三年公布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也似乎在說明,我國打擊“李鬼大學”的力度,仍是遠遠不夠的。如若不然,“李鬼大學”豈會如雨後春笋般冒出來?

  這樣的現實,是教育主管部門的尷尬。上大學網上面的提示,有詳細的防騙說明,考生們若看到,且在做決定時保持理性,被騙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只是,面對“李鬼大學”,不能只有考生的自我識別,也不能只有網站的曝光,還應該有教育主管部門的主動作為。畢竟,不是每一位考生與家長都有火眼金睛,只要有“李鬼大學”的存在,就會有上當受騙者。由此可見,教育主管部門嚴打“李鬼大學”,不僅有必要,而且很緊迫。

  眾所周知,嚴打“李鬼大學”是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這種責任不能被轉嫁,也不能被稀釋。這意味著,上大學網的曝光也好,考生們自己練就的火眼金睛也罷,都不是教育主管部門對“李鬼大學”熟視無睹的理由。更何況,在一些“李鬼大學”招生時,他們居然能準確地獲悉考生的家庭地址、電話等信息,這說明在教育系統內部,其實是有“內鬼”的,內鬼可能是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可能是高中教師等。一旦“李鬼大學”的招生有“內鬼”的參與,那考生及家長是防不勝防的。

  因而,對於“李鬼大學”,要曝光更要嚴打。這種“嚴打”,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對“李鬼大學”官網的嚴打,對涉事的所有人員都要進行嚴懲,以儆效尤;另一方面,則是對洩露信息者的嚴打,事實上,如果沒有“內鬼”參與,“李鬼大學”的招生不會進行得很順利;但如果有“內鬼”的配合,“李鬼”就有點李逵的味道了。如果低分考生在高考後又遭遇“李鬼大學”,那無疑是對其的“二次傷害”,就此來說,教育主管部門嚴打“李鬼大學”已經迫在眉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