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國民對決臣民:甲午背後的國民性格之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7-26 10:41:14  


宗澤亞,旅日學者,代表作有《清日戰爭》。
 
  宗澤亞觀點

  120年來,作為甲午戰爭的戰敗方,中國現在很多學者都是從“我們為什麼失敗”這個角度展開探討,而之所以選擇這個視角,往往是因為缺乏詳實的文獻資料。結果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在一個比較淺的層面中來研究甲午戰爭。國人很少從敵國為什麼戰勝的視角去系統研究這場戰爭,所以沒有真正反省自身的失敗要素。如果我們能從我們戰爭的敵人的角度去探討,研究他們為什麼勝戰,追述這個原因也許能找到甲午戰爭失敗的一個根源,所以我做了清日戰爭日本勝戰的要素之考察,來看他的勝戰是那些要素組成的。

  看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往往要看細節,日本“3·11大地震”時,晚上下班時天都黑了,可街道上沒人喧嘩,大家都默默地走,手機停了,公共電話可以打,各店家老板把電話放在外面,大家都很自覺地排成一隊,等著打電話。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年,日本人對這場戰爭比較冷漠,沒有相關活動,教科書對這場戰爭幾乎是一筆帶過,沒有很清楚地講它的來龍去脈,今天的日本學生都不太知道這場戰爭的細節。在甲午戰爭120周年紀念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放棄包袱,因為這場戰爭有他的正能量,如果說我們中國人放下這個包袱,我們很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更好的未來。

  來源:搜狐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