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強:蔡英文能否走完“最後一裡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7-29 09:22:23  


 
  也切莫忽視民進黨自2008年二度政黨輪替後就兩岸政策所展開的一系列檢討動作乃至轉進。對於一個政黨來說,執政都是它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長期在野勢必導致政黨與民眾訴求相脫節。因此,執政乃是政黨發展的第一要務,這一頗為功利的執政算計恰恰是民進黨這20多年來一以貫之的顯著特色,不論是2000年之前還是2008年下台之後,黨主席往往也需通過辭職的方式來為選舉敗選負責就是這一政黨文化的重要體現。筆者認為,當下包括蔡英文在內的民進黨精英們都很清楚兩岸政策的好壞事關2016大選能否奪回執政權,畢竟2008年和2012年這兩次已有失利已經表明,美國和大陸有足夠能量影響島內選舉走向,而兩岸政策即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標尺。
 
  此外,以往兩岸交流幾被國民黨所壟斷的局面也逐漸被打破,民進黨內越來越多的務實派已經充分意識到與大陸主動開展對話和交流實乃大勢所趨,也是必須跨越的一道檻,不僅關乎能否執政,而且也將影響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中的話語權。雖也有部分民進黨人士腳踩兩只船,其言說和行動經常自相矛盾,但民進黨與大陸之間更加廣泛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卻有助於在民進黨內部達成共識,降低乃至消除民進黨支持者的疑慮,深化雙方的互信,這些大氛圍的形成最終都有利於蔡英文提出更具戰略眼光的兩岸論述。
 
  “空心蔡”的短板
 
  在島內諸多政治人物中,蔡英文常被人冠以“空心蔡”的名號。“空心蔡”雖不無譏諷意味,但也形象說明蔡英文過往從政過程中的性格短板:搖擺不定、前後不一、左右躲閃、缺少實質內容,讓人捉摸不透。其他議題姑且不論,僅就2011年蔡英文一邊猛烈抨擊退休公教人員18%存款優惠,另一邊卻享受這一政策優惠帶來的實質好處(每個月優存收入達62829元新台幣)就將其“空心蔡”式性格缺憾在公眾面前暴露無遺。在被時任國民黨“立委”邱毅爆料後,蔡英文不僅沒有就此發表確定性說法(到底承認還是否認),更是狡辯“因領了十八趴,更了解制度有問題”,而補救措施中的“計劃進一步公布過去的捐款明細”、“透過法律途徑追究個資遭洩漏的責任”、“展開請益之旅,聽取‘公媽派’的意見,以免傷害進一步擴大”,都讓社會大眾感到蔡英文根本沒有任何政治擔當,一到關鍵臨頭便只有逃避和自保,不敢面對。
 
  到了2012“大選”之前的競選辯論中,蔡英文在馬英九的詰問之下無奈全盤接受ECFA,而在此前卻危言聳聽的責難ECFA將使台灣400萬人生計受影響(真不知道這些數據如何得來),並在執政後將以“公投”方式廢止ECFA。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面對在ECFA上的反覆不定,蔡英文又如何能夠取信於民。如今,蔡英文在服貿議題上仍然沒有一個讓大家都能安心的既定政策,其本人在學運中的態度似乎表明她秉持“反服貿”立場,但問題在於一旦面臨選舉時又會改變嗎?如果堅持反對服貿以及後續的貨貿,蔡英文則必須提出合理替代方案,而截至此時為止尚未看出端倪,這樣的領導人為反而反,又怎能帶領台灣走出低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