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對外關系進入“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08-11 10:17:50  


邱震海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訊/知名評論員邱震海撰文《中國對外關系進入“新常態”》認為,無論是戰略、策略還是其他更加深層的問題,都需要中國的人們在進入“對外關系新常態”時,有一個更加沉穩的心態,以及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成熟的把握。
 
  最近,中國領導人在論述經濟問題時,開始經常使用一個詞匯“新常態”。那意思是說,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將告別過去兩位數的增長率,而進入一個中速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伴隨艱難的經濟結構調整;全國上下應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並逐漸調整心態、思維和行為方式。

  其實,仔細觀察分析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乃至對外關系,人們可以發現,從某種程度上說,“新常態”不但在經濟領域裡來臨,而且幾乎全方位地迫近中國的方方面面。只不過在現階段,中國比較多地認識“新常態”僅僅是在經濟領域,而沒有意識到在其他一系列領域裡的相同趨勢。

  首先,從時間上也許是個巧合:2014年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35周年;再過35周年,恰好是2049年,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周年。

  過去35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也帶來了許多因成就而帶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無論是國內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還是政治問題,抑或是對外關系中的許多矛盾,都在過去35年裡經歷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時至今日,這些問題都到了需要轉型的臨界點。

  經濟領域的轉型來得比較快,比較直觀,“經濟增速的換檔期,調整改革的陣痛期,前期經濟刺激措施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應”,是對這一狀態的比較合適的描述。

  其他領域中,對中國內外的人們衝擊比較大的,是中國的對外關系。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中國對外關系也在面臨微妙的轉型。只不過,現階段中國的人們似乎還無法准確定位這一轉型的走向和尺度,中國外部的人們對此也就更為莫衷一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