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沈從文交往錄

http://www.CRNTT.com   2014-08-14 14:08:40  


 
沈從文和郭沫若

  作為一個國統區的作家,沈從文對於“文學”與“革命”的關係的認識,與左翼文藝大相徑庭,而且長期以來對革命文藝持不滿態度。後來郭沫若在《斥反動文藝》中痛批他,其實是有前因的,是他先招惹了人家。早在1930年,沈從文就公開發表《論郭沫若》,對這位革命文學的旗手先開罵了:“郭沫若的‘創作是失敗了’。寫小說不是他的長處,‘空話’太多。” “郭的文章只適合於檄文、宣言、通電,一點不適宜於小說。”

  1931年,他又論及郭沫若和鬱達夫、張資平:“三人中,郭沫若創作方面是無多大成就的。但創作小說,三人中卻為最壞的一個。郭沫若用英雄誇大樣子,有時使人發笑。”

  郭沫若1948年在《斥反動文藝》中,將沈從文定性為“桃紅色”的“反動作家”,對沈從文造成致命一擊,永難彌補。

  建國後的沈從文和郭沫若基本上處於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如果說二人也曾有過某種接觸的話,那就是1981年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出版時,書裡出現了一篇郭沫若在1964年就已寫好的不足200字的《序言》。沈從文的助手王亞蓉在《沈從文晚年口述》附文中說:“沈先生講,在書未成稿之前,有次宴會沈先生與郭沫若先生鄰座,談到這本書,郭老主動說:‘我給你寫個序言吧!’並很快就送過來了,序言成於書稿之前,郭老未看過書稿。許多人不明就裡,總是問為什麼序言和內容不符,這就是原因。沈先生理解郭老是用這個方式表示一點歉意吧。”但這序言究竟是出於歉疚和補償心理,還是因該書是周恩來總理授命之作,就不得而知了。

  張新穎表示,沈從文到後半生很少提郭沫若,哪怕在私下裡也不太提,偶爾會挖苦兩句,比如在“文革”前他會說,中國文學現在只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是魯迅,一個是郭沫若,就是偶爾會這麼挖苦兩句,但沒有深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