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改革要把握主動權

http://www.CRNTT.com   2014-08-24 10:20:18  


增長、轉型倒逼改革,突破利益固化格局倒逼改革。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訊/從總體來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和正在經歷兩次大的轉型。第一次大轉型是從傳統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大轉型大概用了30多年時間,它的歷史成就是使中國從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第二次大轉型是從經濟體制改革過渡到全面改革,即以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為起點的全面改革進程。這個大轉型時代的主要目標,是使中國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並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

  新華思客刊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與第一次大轉型相比,第二次大轉型更具複雜性、深刻性和緊迫性。當前,第二次大轉型已拉開序幕。這是一個更具歷史意義的大轉型。未來幾年中國將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把握大轉型時代的發展大趨勢,需要客觀分析、判斷當前乃至未來一個時期的突出特點,立足現實,突出全面改革在推動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治理轉型中的決定性作用。

  與以往相比,未來幾年中國無論是增長,還是轉型、改革,都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其深刻性、複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為此,把握大轉型時代的發展大趨勢,需要客觀分析、判斷當前乃至未來一個時期的突出特點。

  特點之一:增長、轉型、改革高度融合,增長與轉型直接依賴改革的突破

  文章稱,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內外發展環境正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當前增長問題突出反映為轉型問題和改革問題。從現實情況來看,經濟增長由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到7%左右的中速增長不僅是周期性的問題,更是結構性問題,需要加快轉型,需要全面改革。

  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由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經濟增長速度由高增長向新常態的轉換不可避免,並且需要經歷幾年的時間。1960年以來,成功邁向高收入階段的四個經濟體(德國、日本、中國台灣和韓國),經濟增速平均從8.3%降到4.5%,增速換擋幾乎持續到高收入階段才基本穩定下來。主要原因在於,經濟增長新常態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基礎上,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很難在短期內完成。考慮到中國長期採取的政府主導型增長模式有固化的趨勢,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難度較之上述四個經濟體不會更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