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行加大出手力度有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4-09-24 08:51:53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訊/近期央行加大出手力度,先是通過定向措施SLF向五大行進行5000億元SLF操作,利率或為3.7%,不僅在外匯占款減少之時實現基歹幣投放,近似全面降准0.5個百分點,也有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意圖。其後,央行又悄然將公開市場操作的14天正回購利率下調了20基點至3.5%,指導利率下行的意圖更加明顯。

  中國證券報發表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文章表示,央行選擇此時加大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可謂是應對經濟硬著陸風險與金融動蕩的積極舉措。

  從基本面看,下半年以來,持續下滑的經濟數據是本次央行加大調控的直接原因。8月份經濟數據足以讓市場倍感悲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9%,創2009年以來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回落至16.5%,創2002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投資失速之下,消費、淨出口更是無法穩增長。此外,商務部數據顯示,8月FDI僅為72億美元,同比降17%,創近5年來新低,更是延續了悲觀的經濟態勢。

  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風險進一步較大。短期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即便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不大,但可能觸發房地產的深度調整,從而引發金融動蕩,這個風險不能不防。雖然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房地產銷售旺季,多數樓盤平價或低價集中入市,但房地產市場仍沒有回暖跡象,成交繼續下滑,最新一周9月7日至9月13日,20個主要一二線城市住宅累計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6%,令人擔憂。同時,價跌與量跌相伴,顯示房地產仍在下探態勢。

  文章稱,加大政策支持以穩增長確有必要,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改革要以犧牲增長為代價,“四萬億”的經驗教訓便是通過刺激而貽誤了改革,因此政策應該保持定力。對於這種判斷,並不贊同。 “四萬億”的教訓並不在於是否推出刺激政策,而在於如何執行過程中忽視了中國經濟固有的結構性弊端而造成過度刺激。其實,促改革與穩增長並不對立,相反,改革必須有穩定的外在環境做保證。不難想象,金融動蕩、失業增加、經濟硬著陸之下,改革的推進將會更加艱難。而此次央行加大對五大行提供支持,體現了決策層在加快改革的同時也會著力穩增長,有助於緩解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壓力,防止經濟硬著陸。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