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馬會究竟在誰的“一念之間”

http://www.CRNTT.com   2014-10-04 09:09:42  


 
  習近平言已至此,馬英九若還是聽不懂,那就只能是“難得糊塗”。堅持在APEC這類國際場合會見,恐怕更多的考量是推動提高所謂“台灣國際能見度和參與度”,以迎合台獨和獨台勢力,並為馬英九個人挽救政治頽勢,而非真心實意為了兩岸關係發展、促進國家統一。
 
  有台灣媒體評論稱,若北京不借此次APEC機會實現“習馬會”,將來一定會吃“後悔藥”,這跡近要挾。有論者也認為,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拒絕與李登輝當局打交道,導致兩岸和平交流勢頭中斷,得不償失,現在如拒絕“習馬會”將可能重蹈覆轍。其實,事實已經證明李登輝確實是頑固的台獨分子,幾近日本利益在台灣的代言人,大陸的判斷完全準確,不需後悔。
 
  就今天來說,隨著中國和平發展,不僅維護國家統一的大義和潮流在北京這邊,時間也在北京這邊,更不必與任何台獨和獨台的圖謀有過分的妥協退讓。倒是馬英九當局任期無多,台灣經濟面臨關卡,在兩岸關係上有所進展幾乎已是馬英九和國民黨的唯一“政績”,若仍舊意識形態掛帥,逆時代潮流和十數億民心而動,則坐困愁城、坐失良機、將來要吃“後悔藥”的,應該是誰?
 
  台灣方面曾對大陸喊話,說“習馬會”就在“一念之間”,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則表示要看是在誰的“一念之間”。顯然,“習馬會”也好,“馬習會”也好,意義固然不宜誇大,但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畢竟有利,成與不成,還是在馬英九及其當局的“一念之間”。若拘泥於APEC之類國際場合,則困難太大;解放思想改變觀念,才有一線緊迫機會。
 
  作者是中國時事評論人、輿情研究工作者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10月0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