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包淳亮:馬英九訪問大陸的機會之窗

http://www.CRNTT.com   2014-07-09 09:05:44  


  中評社北京7月9日訊/台灣“總統”馬英九不久前在薩爾瓦多訪問時表示,兩岸領導人的“馬習會”應以“最方便、主題最小、最能成功”的方式來進行,並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APEC)是現成的方式。然而,早在2月份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訪陸時,大陸方面即已表示不支持兩岸領導人在APEC會面。大陸方面的拒絕愈來愈明顯,不知道馬英九如此鍥而不舍所為何來?

  是不是沒有其他“最方便、主題最小、最能成功”的方式進行“馬習會”呢?馬英九的方便,似乎指政治上對他而言最為方便,因此才強調國際場合。去年11月7日,當台灣與新加坡簽署《台星經濟夥伴協定》(新加坡稱為《新台經濟夥伴協議》)時,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則指稱:“中方對外國與台灣地區進行民間經貿文化往來不持異議;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透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合情合理的安排”。換句話說,馬英九在“國際活動”場合與習近平會面並非不可能,但應考慮活動的性質,與台灣參與後的可能影響。

  倘若台灣政府乃至於藍綠政治精英,真有意願在未來代表台灣出席“國際活動”,一些增進兩岸互信的作為必不可少。例如大陸今年8月將在南京舉辦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一個國際活動場合;只是這個國際場合很少國際政要參加,政治敏感度極低而已。恰好此次主辦青奧會的城市南京,又是當年的“中華民國”首都,倘若“中華台北”的領導人前往參與開幕式,與中國大陸領導人見面之餘,順道參訪中山陵,似乎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至少遠比APEC容易被大陸接受,堪稱“最方便、主題最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