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危機的化解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9:03:22  


追求雙贏,乃最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偉達文章《香港危機的化解之道》表示,“佔中”危機畢竟屬於中國內部的問題,本著中國最高領導層所推崇的“有事好商量”的原則,對於自己內部的問題,爭取先“化”後“解”,追求雙贏,乃最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詳論如下:

  自9月28日起,香港地方團體及民眾與中央政府關於香港政改前途的爭議,已經上升演變成所謂“佔中”危機。但無論是爭議還是危機,畢竟還屬於中國內部的問題。本著中國最高領導層所推崇的“有事好商量”的原則,對於自己內部的問題,爭取先“化”後“解”,追求雙贏,乃最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化解”一詞本身就蘊涵著智慧的啟迪,即在遇到問題甚至危機時,最忌諱著急上火,生拉硬扯,那樣反倒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必須善於審時度勢,沉著冷靜,有的放矢,爭取先化開關鍵節點,再逐步解決整個問題。

  首先,香港問題從結構上講,乃是地方與中央之間的某些爭議所致,於是更多的主導和主動權,毫無疑問地是在中央這邊。如果錯誤地將北京與香港放在平級的地位上看問題,譬如有說法稱在香港“海選”特首,就是試圖與北京爭奪香港的領導權,就是不懂或忽視《香港基本法》作用,詆毀中央權威地位的表現。北京對香港的領導權是全方位多層面的,堅實而不可撼動,而特首只是一介地方官員,根本無法與中央平起平坐,或發起爭奪權力的挑戰。

  還有認為香港目前的遊行示威是所謂“顔色革命”,就很有些概念混亂。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香港社會一直在維持和實行既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如果目前出現“顔色革命”,則準備把香港又變到別的什麼顔色呢?對於有如此之多香港民眾上街示威當然要高度重視,但也沒必要信口開河到“談遊行色變”的敵對程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