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範劍平:調控要兼顧穩增長與促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9:52:48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訊/進入三季度以來,不論從實體經濟指標、金融指標還是先行指標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目前已進入今年第四季度,也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關鍵時期,應該採用怎樣的宏觀調控措施使國民經濟在穩增長與促改革中平穩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就此,經濟參考報日前專訪了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文章內容如下。

  問:您認為當前中國宏觀政策的核心追求是什麼?

  範劍平:隨著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宏觀政策也需要進行創新,關鍵要把穩增長和促改革更好地結合起來,要尋找經濟新的增長點。

  中國過去的很多政策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防止亂投資,政府對老百姓的創業活動有大量審批,這在中國經濟增速很高、我們擔心經濟過熱的情況下有些道理,但在目前的形勢下再嚴格審批沒太大意義。另外政府的眼光恐怕很難比市場更高明,因此要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必須要靠企業在市場中去尋找,要靠草根創業去培育。

  減少增長的阻力恐怕是最好的穩增長措施。我主張把各行各業的“手刹”都鬆開,鬆一個,增長的阻力就小一點,這對經濟穩增長有很大好處,比上幾個投資項目的作用要大的多。

  行政審批中存在部門利益、地區利益甚至個人利益,取消下放行政審批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我認為與其從正面清單上一步步減少審批,不如早一點實行負面清單,法無禁止即可為。

  在我看來,新常態不僅有“新”還有“常”,“常”就意味著我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經濟增長速度在較長一段時間達到可以穩得住的新平衡狀態,而這個穩得住的增速背後是體制、結構達到新常態。所以我覺得要穩增長,宏觀政策的核心還是要靠大的改革,要允許民間去找經濟新增長點、新發動機。

  問:貨幣政策應否放鬆,是否需要全面降息?

  範劍平: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更多是一個技術性手段,貨幣政策中的各種政策工具本身不帶有道德判斷。我們需要定向放鬆還是全面放鬆,要根據經濟形勢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當中國經濟還處於合理增長區間時,我們不需要全面放鬆,這時候用定向的手段先解決最薄弱環節的棘手問題是對的,當然這不意味著將來沒有全面降准、全面降息的可能,形勢需要時也要果斷選擇適當的政策工具。

  以降息為例,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主要盯住CPI,同時還參考PPI和資產價格,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價。去年中國CPI平穩、PPI明顯回落、房價居高不下,參考CPI就沒必要調整,看PPI就應該降息,看房價就應該加息,綜合考慮後我們的決策是不加息也不降息。今年PPI下降的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房價也開始掉頭向下了,我們降息的條件在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房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的條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