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先才:需高度關注“台獨”意識的反撲

http://www.CRNTT.com   2014-10-15 09:09:37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在“第八屆兩岸發展論壇——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員副教授陳先才在主題發言中指出,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盤整時期,特別是台灣社會爆發以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的社會運動後,台灣民意之發展走向成為各方關注之焦點。太陽花學運之後,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發展會對兩岸關係有哪些影響?要回答這些問題。絕非一件輕鬆的事情,恐怕需要對當前台灣民意指向進行深入觀察與判斷。
 
  當前台灣民意發展走向的主要特點
 
  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然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陳先才指出,近年來,台灣社會民意發展確實有一些新的變化,出現一些新的表達形式,包括太陽花學運中爆發的反對兩岸服貿協議之社會抗爭運動等等,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展現了一定的民意基礎,但它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價值和主流民意。兩岸和平發展仍然是當前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兩岸和平發展仍然是台灣民意中的重要部分。這主要是2008年以來,兩岸和平已深入台灣民心之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進程得到台灣民意的高度認可,在今年7月份台灣陸委會的民調數據來觀察,高達73%的受訪者支持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59%的民眾覺得ECFA對台灣經濟長期發展有好的影響,指標民調的數據也有所顯示。這說明即便是誠意較大的服貿協議議題,島內主流民意還是支持兩岸和平發展進程。

  二、台灣社會“獨”派實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干擾和反撲力度有所加強。
 
  陳先才表示,儘管當前台灣主流民意並未改變,但過去一年多來,台灣社會“獨”派勢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干擾和反撲力度有所強化,這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負面的牽制與影響。今年上半年台灣社會爆發的以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運,儘管其形成原因相當複雜,然民進黨和“獨”派政治勢力對抗爭力量的政治支持、輿論聲援、物資援助非常明顯,即使民進黨不是太陽花學運的主導者,但其介入程度相當深。而少數學生領袖的意識形態非常深綠。學運之後,民進黨繼續在“立法機構”杯葛兩岸服貿協議的審議,以及太陽花學運後,最主要學生領袖與“疆獨”分子熱比婭互動,以及聲援香港“佔中”運動,要去美國放棄“一中政策”等系列動作,都說明台灣的“獨派”勢力對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大和解的現狀越來越充滿恐懼也越來越敵視,其破壞兩岸和平發展進程的力道會加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