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式大片”準備好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4-10-20 12:38:24  


《變形金剛4》在中國內地狂攬3.15億美元票房,使中國成為該片全球最高票房收獲地。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訊/今年暑期檔,《變形金剛4》在中國內地狂攬3.15億美元票房,打破其在美國本土2.3億美元的紀錄,使中國成為該片全球最高票房收獲地。緊接著,《敢死隊3》《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不懼風暴》以及最近的《銀河護衛隊》等美國大片紛至沓來,讓觀眾目不暇接。面對中國越來越龐大的市場和消費能力,近幾年好萊塢制片方們紛紛將中國作為市場開拓的重點,為了討好中國觀眾而各顯其能。2016年,預計將有《蝙蝠俠大戰超人》《美國隊長3》《超凡蜘蛛俠3》《變形金剛5》《X戰警:天啟》等登陸中國市場。毫不誇張地說,好萊塢的“超級英雄們”簡直是組團來中國“搶錢”。而這一年,根據WTO協議,內地電影市場將向好萊塢全面開放。喊了很多年,狼似乎真的要來了,中國電影,尤其是代表著中國電影工業發展最高水平的“中國式大片”應該如何應對。

  早在《變形金剛4》上映之初,有網友戲稱:面對“變4”這種電影,中國電影基本只能幹看著,啥都幹不了。出乎意料的是,在此期間居然有《分手大師》《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後會無期》《京城81號》《小時代3》等中小成本影片以小博大,虎口奪食,票房相繼進入億元俱樂部。中小成本影片的異軍突起,引領著中國電影產業進入一個突飛猛進的時代,可與此同時,“中國式大片”卻因為古裝片的勢頭減弱,科幻片的天然短板而漸漸式微,令人擔憂。中國電影人如何走出困境,探索出一條真正符合中國特色的大片之路,值得關注。

  飽受爭議卻能票房飄紅

  何謂大片,顧名思義,就是有知名導演、大腕明星、大製作、大投入、大場面、大陣容、大回報等“大”指標的電影作品。當年,“大片”總是跟在“好萊塢”三個字之後出現,也說明了彼時在人們心目中只有好萊塢的才是大片,中國電影面臨的挑戰正是要與好萊塢大片爭奪觀眾,保持國產電影市場的份額。

  這種局面直到2002年張藝謀《英雄》的橫空出世方才被打破,這部電影以2.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引領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大片時代。隨後的《十面埋伏》《無極》《夜宴》《墨攻》《滿城盡帶黃金甲》《赤壁》《金陵十三釵》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大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背負著復興國產電影、拯救電影產業的使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