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將浴火重生

http://www.CRNTT.com   2014-10-31 08:48:05  


未來2-3年,中國經濟有望在制度變革引領下實現動力升級、提質增效、持續發展的“浴火重生”。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訊/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增速放緩、結構改善、轉型加快的“涅槃”期。在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制度變革多重作用下,未來2-3年,中國有望為動力升級、提質增效、持續發展的“重生”積蓄能量。中國處在“三期叠加”階段,經濟發展進入增速回落、結構優化、動力升級、挑戰增多的新常態。近期對增長的容忍度提高,迫切要求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和促改革步伐,經濟運行呈現增速降、結構優、轉型快的特點。

  中國證券報發表清華大學研究員陳德勝、國家信息中心李洪俠文章表示,在去庫存、去產能、外需弱大背景下,傳統行業投資生產信心不足,過去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艱難轉型,經濟增速下行態勢尚未見底。理論上,中國經濟最優增速是就業壓力、金融風險和轉型升級動力之間的平衡點。但現實中這個下限的具體數據很難準確計算。政策操作中只能是保就業和防風險底線基礎上盡快促進升級。因此,在就業穩定形勢下,經濟增速回落的容忍度在提升,政府將政策著力點更多放到加快改革上。穩增長主要是在“三農”、小微企業、棚戶區等“短板”方面,實施一些小劑量精准調控,補短板的同時試探底線。

  儘管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鑒於穩增長的投資等政策正在推出,目前運行態勢能保持基本穩定。根據往年規律,中國四季度經濟總量占全年的32%左右,按此計算,2014年GDP名義增長8.6%左右,按照前三季度的1.1%縮減指數計算,全年實際增長7.4%左右。 

 文章分析,未來幾年,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充滿變數,國內有利因素總體大於不利因素。未來2-3年,中國經濟有望在制度變革引領下,實現動力升級、提質增效、持續發展的“浴火重生”。

  首先是下行壓力近期難減。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主要原因在於,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新興行業的拉動作用尚不能彌補,同時房地產行業調整影響上下游產業的生產消費和投資。一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鋼材價格持續下行,目前只有2011年高峰時60%左右,比年初也下降近15%,保守估計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水泥、電解鋁甚至煤炭等基礎性傳統行業都面臨產能過剩局面。但由於規模大、資產重、就業多、缺乏國企退出制度和經驗,即使企業生存困難,也要繼續維持生產。轉投其他行業優化配置資產面臨制度、人才、資金等方面制約,因此必然要經歷難度大、時間長的去產能、去庫存過程。這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連續負增長。

  二是房地產調整還在持續。近期雖然一些地方放鬆“限購”和貸款,但對購房需求影響還需觀察,多家數據顯示,九月份主要城市房價仍在下跌。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的供求、貨幣環境的變化以及明年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的潛在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還將延續一個時期。三是地方融資平台、國有企業和影子銀行發展等積累的金融風險,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化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