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APEC會議的台灣觀點

http://www.CRNTT.com   2014-11-19 09:13:17  


 
  由於中日、中菲之間在東海與南中國海的爭議,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及其在相關海域的曖昧言行,再加上俄羅斯與美國和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嚴重摩擦,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關係一直較為友好,此由習近平與普京的親切互動,普京主動為習近平夫人披衣可以看出,而中韓之間在這次會議期間,當場宣布完成兩國自由貿易區的實質談判,成了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的焦點,反而是中日之間的關係雖然安排習安二人見面,對暫時化解緊張有點幫助,但這只是雙方改善關係的第一步,未來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本屆會議中,代表台灣與會的前“副總統”蕭萬長先是會見了習近平,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也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事後雙方均發表了重要談話。蕭萬長提到兩岸關係繼續向前推進必須堅持三個不變:“一、共同維護總體發展大局和目標,堅持不變;二、共同鞏固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協商重要基礎的決心堅持不變;三、共同推進兩岸制度化經濟合作,謀求兩岸人民福祉方向堅持不變。”表明台北願意由大局出發,而九二共識既是國民黨政府兩岸政策的基本方向,也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最大差異。

  在張王會面時,兩人也同樣強調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建立並持續增進互信,這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和良好勢頭的關鍵。習近平並未再提讓台灣反感的一國兩制,而是重申了九二共識及反對“台獨”,這才是重點。習、張的談話表明是要講給向來不接受九二共識及一貫堅持分離主義的民進黨和一般台灣民眾聽的,表明北京不會放棄其追求國家統一,反對“台獨”的堅定立場,未來民進黨若想重新執政,不解開這個死結﹐兩岸關係的發展必然受到衝擊。

  綜觀雙方談話內容,外界可以明顯察覺,過去幾個月來,兩岸之間的風風雨雨並未對雙方關係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雙方當局都能以大局為重,這種理性、務實、冷靜的處事風格,適時、明快澄清立場的做法當然有助於避免誤解與誤判。

  於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兩岸關係的發展將會是方向不變,勢頭不變,誠意不變,決心不變,九二共識不變,政治誠信不變,雙方的交流仍會持續發展與擴大下去。今後,只要雙方都能夠維持這種心態和做法,凡事多由大局與戰略的高度出發,兩岸問題即使仍然會有波動,但其幅度終將局限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這對兩岸雙方、對區域安全都是好事,應為大家所樂見。

  最後,有關中美關係的發展當然也是另一重要觀察指標。APEC會議後,雙方達成建立軍事互信、延長簽證、節能減碳等多項重要協議,其中最大的意涵在於美國接受中國的大國地位,美國對於習近平所提建立新的大國關係有了正面的回應。

  部分論者認為中國已成亞太新的盟主,中美兩國集團(G2)已經成型,對此外界或應暫持保留態度,不過中國大陸的影響力在不斷上升則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中美關係事關亞太區域安全及經濟發展,雙方關係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鬥則雙輸。台灣對中美關係的改善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但不應以台灣的利益為代價。

  聯合早報2014年11月18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