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形象工程為何適得其反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9:55:25  


 
  還有一個是“炒股”現象。中國這麼一個大國應當具有包容性,容許人家的批評,甚至攻擊。但有關當局體現不出來這種包容性,結果導致什麼樣的小事情都要反應。本來一件小小的事情,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但經中國高調的反應,變成了大事情。這是“炒股”現象。本來這只股票沒有任何價值,但經過中國用一國之力來炒作,就大大抬高了股價。很多海外的反華“英雄”,就是這樣被製造出來的。

  新疆的熱比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關部門屈從於美國的壓力,把她放了出去,還把她塑造成一個英雄。本來海外疆獨勢力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需要一個領袖。有關部門的做法就滿足了這個條件。熱比婭好不容易出去了,必然要做些反華的事情。但她每走到一個地方,每說一句話,有關部門必然全力反擊。官方媒體甚至高調發表文章,視她為一個“達賴喇嘛式”的人物,把她從一個無名小卒抬高到達賴的地位。因此,不僅疆獨馬上把她作為領袖,各國的一些“反華”勢力,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團體,紛紛邀請她。很簡單,因為她有“影響力”,她所到之處,必然引起中國的全力關注。很顯然,對有關部門來說,“放”她出去是關乎國家形象,而“關注”她也是國家形象問題。但結果不僅國家形象蕩然無存,而且大大損害了國家利益。

  類似現象極其普遍,體現在國家形象各個工程之中。隨著國家的崛起,這方面的投入已經很大,也會越來越大。也就是說,這是一塊很大的利益,不僅既得利益要追求更大的財政投入,而且也吸引著更多的新利益來加入分享。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領域大多屬於意識形態和政治性比較敏感的,各種利益都可以高舉所謂的“愛國主義”旗幟。愛國有理,出了一些問題又怎麼樣?“愛國主義”是這個領域人們的保護傘。沒有人會質疑批評。但現狀在於,投入越大,越是適得其反。人們或許不容去質疑這個領域的“愛國主義”,但結果是在大大損害國家利益,是“害國主義”的表現。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裡僅僅舉一些容易觀察得到的因素。

  首先是缺乏專業主義精神,過度政治化。國家形象工程當然是政治,不講政治不行。問題在於,怎樣講政治。可以通過專業主義來講政治,也可以通過政治方法來講政治。在中國,人們習慣了用政治方法講政治,也很自然把它延伸到了海外。這種高度政治化的形象工程一到海外,要不到處碰壁,要不效果不好。如果專業主義精神不能弘揚,國家形象會越來越不好。其實,如同所有其他領域,提高中國人所說的“文化精神”的是專業主義精神,絕對不是官僚政治。去掉國家形象工程領域的官僚主義便是要務。這方面,中國可以從其他國家學到很多很寶貴的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